河南:主题酒店在创新中谋求发展
随着中部崛起步伐的加快以及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河南成为了众多商家争夺的主要“战场”。在酒店业市场上,300多家星级酒店更是在河南地区打起了“肉搏仗”。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众多酒店选择了朝“个性化主题酒店”的方向。因此,一种刚刚在国内兴起的酒店发展新业态——主题酒店悄然落户河南,这无疑给河南酒店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拓展了发展的途径。
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模式,主题酒店依托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氛围,在创新中不断谋求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文化主题酒店发展之路。
主题酒店的发展促使河南酒店业悄然转型
主题酒店也称为“特色酒店”,是以某一特定的主题,来体现酒店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以及特定的文化氛围,让顾客获得富有个性的文化感受;同时将服务项目融入主题,以个性化的服务取代一般化的服务,让顾客获得欢乐、知识和刺激。历史、文化、城市、自然、神话童话故事等都可成为酒店借以发挥的主题。主题酒店的推出在国外已有近50年的历史。而在国内却只有短短的5年时间,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主题酒店,是2002年5月在深圳开业的威尼斯酒店。
如今,主题酒店作为业内出现的一种新生事物,迅速在我国酒店业比较发达的广东、上海、深圳等地发展起来,成为国内酒店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在河南,把传统文化与酒店管理理念完美结合的郑州弘润华夏酒店成为了河南第一家文化主题酒店。
在弘润华夏酒店内,不仅设有特色茶馆,而且在酒店内还设有大型的美术馆,并定期举办国学讲座、书画展览、艺术品鉴赏和拍卖、陶瓷文化展、民俗文化展等活动,这让该酒店成为酒店中的“异类”。更让人叫绝的是,弘润华夏酒店还专门成立了文化产业中心。
在弘润华夏文化产业中心经理、弘润华夏美术馆副馆长张留凤看来,酒店竞争首先是产品、服务的竞争,但最终意义上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文化的竞争是更高层次、更高品位的竞争,文化永远彰显高贵的一面,特别是把河南厚重的文化与酒店管理理念相结合更是弘润华夏的得意之笔。
据张留凤介绍,在打造文化主题酒店过程中,弘润华夏并不是以“传统文化”作招牌,而是切切实实在做弘扬文化的事情。特别是以美术馆和茶馆为主体的文化产业中心,承袭了黄河文明悠远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现代科学管理,秉承绿色健康休闲、服务百姓之理念,肩负文化传播之使命,以和谐创造价值、诚信铸就品牌、人本成就梦想、文化引领未来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酒店管理理念至美融合,竭力打造中国一流的主题文化酒店。
在主题酒店“暗流”的推动下,河南酒店业开始了新一轮的竞争。安阳、许昌、登封等地区纷纷出现了以当地特色文化为背景的主题酒店。这些酒店的主体建筑摆脱了西式建筑风格,更加突出了传统建筑的魅力,加上富有地方文化气息的装修,并结合现代酒店管理理念的应用,使这些酒店企业拥有了新的市场卖点。同时,低星级酒店为摆脱生存危机,也纷纷向主题酒店方向发展,通过创新经营方式,尽力争得市场一席之地。而今,主题酒店在河南的发展,给河南酒店业带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并无形中推动着整个酒店业向个性化和规模化转型。
以市场需求为基准,在创新中谋求更大发展
主题酒店在河南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其间难免会出现盲目跟风的不良现象。河南财经学院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所所长苟自钧教授指出,由于我国酒店绝大部分是单体酒店,且行业酒店居多,这就造成了众多酒店经营同质化,不利于整个酒店行业特别是低星级酒店的发展。
因此,很多酒店的业主想方设法使自己的酒店在经营和管理方面独树一织,纷纷选择了朝“个性化主题酒店”的方向发展,其中打文化牌的酒店最多。本来这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但一些酒店的做法却让人失望:如打三国文化主题酒店的在其酒店的大厅摆几个三国的人物,在走廊或过道上写几篇三国人物的思词就是所谓的“三国文化主题酒店”;一些所谓的汉文化酒店、儒家文化酒店、道家文化酒店,他们的主体建筑风格不但为西式风格,而且内部装修也运用了大量的现代元素,这样的“主题酒店”前景堪忧。
苟自钧认为,搞主题酒店不应该一味地模仿,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定位自己的主题,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特有的主题思想,才能吸引固有的客源。如果一味跟风,市场竞争秩序将会被打乱,最终遭殃的还是企业自己。
对于发展主题酒店,一部分人认为会缩小企业的客源市场。有专家指出,主题酒店在概念上不同于大众型酒店,它的主体文化氛围将影响到一部分消费者。但是,如果做到主体明确、服务到位,主题酒店完全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并且鲜明的主题还可以打造成为企业特有的品牌。
在郑州弘润华夏酒店,他们创新地将“传统文化”与“酒店管理理念”完美结合,把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河南省陶瓷协会的艺术精品都汇集到了酒店的美术馆,还有一些失传已久的民间艺术如:口技、木偶、黄河澄泥砚、剪纸、面塑、梅花篆字等一百多种反映中原厚重民俗文化底蕴的作品。就连酒店门外砖雕图《孔子七十二贤》也栩栩如生、形态逼真。“做文化是一个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效果。我们酒店做文化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让更多的人喜欢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张留凤说。
河南旅游发展研究所所长林梅英认为,进入21世纪,中国酒店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无常态的技术创新不断加速,无主流的顾客需求瞬息万变,无国界的酒店集团日益扩张,无壁垒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酒店业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一种更高质量的竞争,这种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制度、文化和人情的全面结合是未来酒店竞争的一种升华。“以变应变,以变制变,创新发展”,是中国酒店业未来发展道路上的必然选择。因此,主题酒店要想立足河南,就需要在创新上下功夫,在不断的创新中谋求更深层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