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年会打造齐鲁消费新引擎
作为发挥大旅游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好客山东贺年会”在举办的第一年里,就引发了“吃住行、游购娱”的链式效应,成为促消费、扩内需、调结构的新引擎。
消费需要人气,我省各地推出的各具魅力的“贺年游”产品,聚集了这种人气。据省统计部门调查测算,黄金周7天,全省共接待游客 841.9万人次,同比增长18.1% ,旅游收入 56.1亿元,同比增长22.3% 。
有了人气,“贺年会”消费就如链条般铺开:各地星级饭店和特色餐馆推出不同价位、不同标准的“鲁菜宴、民俗宴、酬宾鸿运宴”等“贺年宴”异常火爆,“一桌难求”:潍坊富华大酒店、东方大酒店“贺年宴”上座率 100% ;山东大厦年夜饭预订率超过 90% ,同比增长30% ;全省星级饭店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0.9% 、客房入住率同比增长13.8% 。
“贺年礼”销售火爆。专省内各大商场、超市等都开辟了“贺年礼”专柜,并纷纷推出折扣、优惠、送节礼和贺年回馈等活动,仅青岛十大零售企业销量就同比增长超过 20% ;德州市推动扒鸡、金丝小枣、黑陶等相关生产单位推出多种“贺年礼”产品,仅老牌旅游特色购物场所德州百货大楼,节日期间就接待顾客 19.6万人,实现营业收入1700万元;威海各大商场销售红火,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市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亿元,同比增长21.5% 。
特色文化是成功关键
这个春节,首次登台的“好客山东贺年会”取得了开门红。
今年的“贺年会”,成功秘诀之一在于浓厚的民俗地域特色。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我省各地推出的迎新祈福、民俗庆典、地方风情等各类活动共计1500多场。吸引了大量游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批外国游客慕名来到山东体验过年:烟台海峡国旅接待韩国游客 1000 人次,比去年增长5倍;济南国信旅行社接待泰国游客 116人、台湾和马来西亚旅游团队23个,400多人。
接下来,“好客山东贺年会”要共进一步,除了更好的调动各方积极性,更有效的整合年节商家惠民资源,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继续打特色牌,做出齐鲁独有的文化、做出经得起考验的品牌。
“贺年会”虽然需要热闹、需要丰富内容营造节庆氛围,但并不是一些地方理解的那样“贺年会是一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而是应该真正突出特色。山东全省要突出千年齐鲁最典型的好客、质朴、豪爽,豪迈风格。胶东、鲁西南等各地选取自身最有特色的文化、最具历史传承的民俗,进行恢复、保护和复兴,进而各地各文化分支共同构成山东的文化特色。形成一个品牌、一个拳头,凭借国际化的孔孟之乡、帆船之都等文化特色,真正叫响全国,乃至叫响国际。
多点支撑助推年节消费
“好客山东贺年会”活动能引起全社会的热烈反响,取得丰硕的市场成果,是政府部门的协调互动和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各涉旅部门、行业之间的积极互动充分发挥了旅游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旅游与文化融合打造民俗游亮点,旅游与餐饮、 娱乐、 商贸、交通、 体育等行业、企业之间,联合开发,拉长了消费链条。
如济宁曲阜市推出“迎春祈福――孔子故里民俗游”活动等等,均吸引了大量游客。
旅游景区联手宾馆、饭店、商场等开展“吃饭送门票”等活动,引导居民节日期间旅游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