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中国化—驴友对北京迪卡侬户外产品变化的感慨
昨天去了一趟迪卡侬,随便逛逛,另外帮朋友买一个自行车气筒。转了1个小时,发现了很多变化,和半年前相比。
帐篷原来在最显眼的地方,放了很多品种,还有超级大的车载帐篷。现在放到了侧面的一个相对狭小的区域。背包也从主要的两列挪到了侧面靠墙的区域。户外服装原来还展示一些进口的高端产品,比如冲锋衣,速干裤,现在则以大众消费的东西为主,200多的羽绒服,100多的滑雪裤,400左右的冲锋衣。另外49块钱的薄抓绒占据了更大的面积,还分出了男款,女款,儿童款三个区域,有不少人在这里选购。15元的抓绒手套,25元三双的厚棉袜子,成为重点推广的产品。
感觉很多,一下子说不清楚,就是迪卡侬完全的中国化了,有可能会成为类似金五星这样的货品超市,大家在这里采购服装背包并不是因为户外的用途,而是因为价格。为了保证低价格,迪卡侬的成本控制的很严格,都是使用最便宜的面料,拉链倒是YKK,我想这个和YKK不愿意失去这个巨型客户有关系。
我喜欢户外,狭义的户外,在这里我们可以使用TNF的帐篷,MTH的冲锋衣,Gregory的背包,还有很多国产的便宜睡袋,小配件可以选择。而不是那些连户外为何物都不知道的人穿着为他们量身打造的迪卡侬,美国第一户外,喜力高这样的品牌产品。
说了一些感慨,希望那些中国自己的品牌能够看明白一些问题,听说雪狼搞了国际订货会,这个就很好!
网友新发现观点:
做生意和业余爱好是两码事啊,不能因为自己喜欢狭义的小户外就去卖只有那么一丁点儿人买的东东,那样最后估计进的货全成了自己烧的装备。
迪卡侬是讲究数据的大型商场,靠销售额数字来说话。之所以把户外专业的东东给挪个边,就是因为不好卖。不好卖,干嘛还要大卖特卖,非得抢着卖?
作者这篇文章好,可以让很多的户外从业者醒过来,做生意真的不能太一厢情愿了,一切都得从实际从国情出发。
网友quantangshi观点:
我也经常去逛迪卡侬,因为离得近,同意作者的观点,迪卡侬得用品很多是自己的品牌,虽然没有那些大品牌叫得响,但是物品价格合理,经济实惠。而且经营范围比较多,涉及面很广。就户外用品而言,价格有高有低,冲锋衣贵的也要1200以上,不过还是便宜的占大多数。
网友gogensu观点:
迪卡侬的宗旨是 make the pleasure of sport accessible to the largest number of people.所以做顶尖专业不是品牌的内涵,重要的是做专业入门和运动普及。户外只是DKL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全部。迪卡侬让很多人花了不多的钱,享受到了运动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