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影心迹--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古徽州之旅[组图]

2007年大年初一早晨7点两辆车7人从郑州出发,沿京珠高速一路向南,经过湖北,江西,安徽,一路行走在景德镇,婺源、西递,宏村,黄山的粉墙黛瓦间,用时7天,在初七晚七点到家。行程3000多公里,七人花费不到一万元人民币。 一路“你太有才了”笑到回家。




去景德镇的路边的七彩色的湖岸,不知道怎么形成这么美丽的颜色
初一下午至初二,景德镇

一号晚上6点多,到达景德镇,在市外新修的公路旁,第一次见到红色的瓷土。车里拍的,糊了。

同去朋友家的孩子,叫好点儿,在景德镇吃早饭时给她拍的一张,6岁孩子很勇敢,后来第一个爬到了黄山的顶峰--海拔1862米的莲花峰。这家菜馆的肉馅汤超级好喝,就是在一个茶盅大的紫砂盅的底部放入调制好的肉馅

初二上午,和朋友们计划参观下景德镇陶瓷博物馆和淘几件自己喜欢的瓷器,我买了套高温釉中彩的白瓷茶具

景德镇陶瓷博物馆及古窑

博物里的水礁,在江边靠水冲转水车的动力击打瓷石,粉粹为做瓷器的原料。



第三天早起,清华镇,这是婺源北线,东线旅游的中转站
婺源清华镇的彩虹桥,距今八百多年历史,号称是婺源的标志,而我们那个早上却和景区人员上演了一出老鼠和猫的游戏。
文字介绍:婺源有一种颇有特色的桥——廊桥,所谓廊桥就是一种带顶的桥,这种桥不仅造型优美,最关键的是,它可在雨天里供行人歇脚。 宋代建造的古桥——彩虹桥是婺源廊桥的代表作。这座桥取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意思取名。桥长140米,桥面宽3米多,4墩5孔,由11座廊亭组成,廊亭中有石桌石凳。彩虹桥周围景色优美,青山如黛,碧水澄清,坐在这里稍作休憩,浏览四周风光,会让人深深体验到婺源之美。




初二上午,瑶里古镇
位于皖赣两省、四县(安徽祁门、休宁、江西婺源、浮梁)交界处,地处两湖(鄱阳湖、千岛湖),六山(黄山、九华山、庐山、三清山、龙虎山、武夷山)连线交点位置,距闻名世界的瓷都景德镇市区 50公里。
瑶里,古名“窑里”, 远在唐代中叶,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业作坊,因瓷窑出名而得名。直到本世纪初,瓷窑外迁,“窑里”才改名为瑶里。 1994年8月24日撤乡置镇。2001年4月2日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同年10月9日,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3年8月9日,瑶里镇、高岭村分别被评为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005年,瑶里镇一举并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高岭国家矿山公园、中国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名录、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六块国家级品牌
初二早晨,从景德镇出发,经过四十多分钟车程,到达瑶里,一问门票八十六元,含漂流60元,因不是季节,我们就没买票,去古镇里转了转就匆匆离去,驶向清华镇,陈毅元帅长征时在江西的军部就曾在瑶里驻扎过。根据GPS上提示的最优路径,我们的车行使到瑶里大山深处的一段泥泞道路停下,远路返回的途中在一河边休息,远山寂静,山上三五成团的山樱花一簇簇的粉红点缀着碧绿的松林,哗哗奔流的溪水边,一个水车在永不知疲倦的转流不息,带动旁边棚屋里大水碾敲击着瓷石,这就是我们在景德镇博物馆里看到的“水礁”的原形了。
看朋友手里拿了本介绍古建筑民居的书,借来在河边的条石上翻阅,刚打开,一朵粉红的带着三两片绿叶的山茶花映入眼睛,低头轻轻的吸气,一股茶花的淡淡的清香把我的心一下沁润了,看来朋友也是有心人,把婺源的早春收藏在了书里,晒着暖暖的阳光,小心的翻阅着,享受着今年,早来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