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兰州西宁青海湖德令哈敦煌嘉峪关吐鲁番乌鲁木齐6日暴走!!!(四)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7-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2009年5月3日 敦煌多云,嘉峪关扬沙转多云

7点,起个大早。在宾馆结账以后,获得了早餐券,到马路对面就可以吃早饭了。西部人起床的时间较晚,通常要到7:30以后才开门,我们就在宾馆大堂里磨叽了一会儿,才去吃自助早餐。饭毕,杨师傅照着指定行程,带我们去莫高窟。车上,杨师傅说我们的火车票并没有被带到敦煌来,昨天他没拿到,要到嘉峪关市取。

路过敦煌火车站,感觉和德令哈的火车站外形差不多,周围建筑也不多,有形单影只的感觉,不像我们那里的火车站,周边高楼林立,火车站是淹没在广厦之中的。火车站正前方有一条大道,直通敦煌莫高窟,黎孟波想这条路肯定是当地政府为了方便游客而特地修建的吧。经过一个关卡,就到了莫高窟的停车场,下车就看见了莫高窟北区,隔河相望,和印象中的一样,那样的高大,那样的苍劲。北区是莫高窟工匠的住宿区,现在还没有对外开放,相信将来有一天会重见天日的。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那边已经全部对外开放了,除了昙曜五窟这种皇家造像外,也有民间开凿的石窟,和当时工匠的居住区。两个石窟最大的不同是,莫高窟善于绘画艺术,而云冈石窟则以石像见长。

停车场的小摊贩出售的纪念品价格很离谱,建议大家到莫高窟里去购买,大家可以比较下价格,便会这个有结论了。停车场对面是莫高窟的博物馆,有很多石窟的复制品,因为莫高窟号称千佛洞,但出于保护的考虑,游人只能看到10来个洞窟。所以进入博物馆一览,也能弥补此行些许的遗憾吧。

售票亭前有一个白塔,里面是王道士的弟子们为师傅修的一个功德碑。提到王道士,就得不得不讲述一下这个人,他的一生与莫高窟的重大发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王道士原名王圆箓,他来到莫高窟下修建了寺庙,那时候黄沙已经覆盖了大片莫高窟的土地。王道士亲自去除黄沙,当他在清理一个洞窟的时候,即现在称呼的16窟“藏经洞”,一个世纪之谜让他惊呆了,满满一个洞窟的经卷呈现在眼前。经卷中涉及天文地理人文历史等历朝历代多方面的资料,对于如此一个小和尚来说宛如挖到了宝藏。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护了经卷,并通知了腐败的朝廷,但是没有获得任何重视。后来灰心丧气的王道士遇到了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这个西方来的知音,叩开了王道士的心扉,他决定把经卷卖给英国人。正是因为他这个举动,导致了经卷和文物的大量流失,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行成了新的学术流派——敦煌学。王道士这个人的是非自有公论,没有他就不可能发现“藏经洞”这个天大的秘密,也不可能让莫高窟蜚声海外;没有他也不可能让如此多的国家文物流亡海外,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巧取豪夺的罪证。或许他生不逢时,给他的人生添加了如此浓重的戏剧色彩吧。下面是QQ:156761530网上摘录的一些关于莫高窟的背景介绍,在去莫高窟前,不对它有深入了解,应该是去了也不知所以然的。

【1900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为了将已被遗弃许久的部分洞窟改建为道观,而进行大规模的清扫。当他在为第16窟(现编号)清除淤沙时,偶然发现了北侧甬道壁上的一个小门,打开后,出现一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现编号为第17窟),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这就是著名的“藏经洞”。

藏经洞藏经洞的内壁绘菩提树、比丘尼等图像,中有一座禅床式低坛,上塑一位高僧洪辨的坐相,另有一通石碑,似未完工。从洞中出土的文书来看,最晚的写于北宋年间,且不见西夏文字,因此可推断藏经洞是公元11世纪时,莫高窟的僧人们为躲避西夏军队,在准备逃难时所封闭的。

莫高窟藏经洞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非常重大的发现,其出土文书多为写本,少量为刻本,汉文书写的约占六分之五,其它则为古代藏文、梵文、齐卢文、粟特文、和阗文、回鹘文、龟兹文等。文书内容主要是佛经,此外还有道经、儒家经典、小说、诗赋、史籍、地籍、帐册、历本、契据、信札、状牒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绝本。这些对研究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历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学价值,并由此形成了一门以研究藏经洞文书和敦煌石窟艺术为主的学科——敦煌学。

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很少为人所知,几百年里基本保存了原貌。但自藏经洞被发现后,旋即吸引来许多西方的考古学家和探险者,他们以极低廉的价格从王圆箓处获得了大量珍贵典籍和壁画,运出中国或散落民间,严重破坏了莫高窟和敦煌艺术的完整性。

1907年,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在进行第二次中亚考古旅行时,沿着罗布泊南的古丝绸之路,来到了敦煌。当听说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后,他找到王圆箓,表示愿意帮助兴修道观,取得了王的信任。于是斯坦因就被允许进入藏经洞拣选文书,他最终只用了200两银两,便换取了24箱写本和5箱其他艺术品带走。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到莫高窟,又以500两银两向王圆箓购得了570段敦煌文献。这些藏品大都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现拥有与敦煌相关的藏品约1.37万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但近年来由于该馆对中国文物的保护不力甚至遭致失窃,因而受到不少指责。

1908年,精通汉学的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在得知莫高窟发现古代写本后,立即从迪化赶到敦煌。他在洞中拣选了三星期,最终以600两银两为代价,获取了1万多件堪称菁华的敦煌文书,后来大都入藏法国国立图书馆。1909年,伯希和在北京向一些学者出示了几本敦煌珍本,这立即引起学界的注意。他们向清朝学部上书,要求甘肃和敦煌地方政府马上清点藏经洞文献,并运送进京。清廷指定由甘肃布政使何彦升负责押运。但在清点前,王圆箓便已将一部分文物藏了起来,押运沿途也散失了不少,到了北京后,何彦升和他的亲友们又自己攫取了一些。于是,1900年发现的五万多件藏经洞文献,最终只剩下了8757件入藏京师图书馆,现均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对于流失在中国民间的敦煌文献,有一部分后来被收藏者转卖给了日本藏家,也有部分归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但更多的已难以查找。王圆箓藏匿起来的写本,除了卖给斯坦因一部分以外,其他的也都在1911年和1912年卖给了日本的探险家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1914年,俄罗斯佛学家奥尔登堡对已经搬空的藏经洞进行了挖掘,又获得了一万多件文物碎片,目前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

近代,除了藏经洞文物受到瓜分,敦煌壁画和塑像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目前所有唐宋时期的壁画均已不在敦煌。伯希和与1923年到来的哈佛大学兰登·华尔纳先后利用胶布粘取了大批有价值壁画,有时甚至只揭取壁画中的一小块图像,严重损害了壁画的完整性。王圆箓为打通部分洞窟也毁坏了不少壁画。1922年,莫高窟曾一度关押了数百名俄罗斯沙皇军队士兵,他们在洞窟中烟熏火燎,破坏不小。1940年代,张大千在此描摹壁画时,发现部分壁画有内外两层,他便揭去外层以观赏内层,这种做法后来引发了争议,直到现在依然争论不休。

注:王道士的功过与是非

藏经洞发现之后,王道士尽了最大的努力,做了他应该做的一切。首先,徒步行走50里,赶往县城去找敦煌县令严泽,并奉送了取自于藏经洞的两卷经文。王道士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引起这位官老爷的重视。可惜的是这位姓严的知县不学无术,只不过把这两卷经文视作两张发黄的废纸而已。

1902年,敦煌又来了一位新知县汪宗翰。汪知县是位进士,对金石学也很有研究。王道士向汪知县报告了藏经洞的情况。汪知县当即带了一批人马,亲去莫高窟察看,并顺手拣得几卷经文带走。留下一句话,让王道士就地保存,看好藏经洞。

两次找知县没有结果,王圆箓仍不甘心。于是,他又从藏经洞中挑拣了两箱经卷,赶着毛驴奔赴肃州(酒泉)。他风餐露宿,单枪匹马,冒着狼吃匪抢的危险,行程800多里,才到达目的地,找到了时任安肃兵备道的道台廷栋。这位廷栋大人浏览了一番,最后得出结论:经卷上的字不如他的书法好,就此了事。

几年过去了,时任甘肃学政的金石学家叶昌炽知道了藏经洞的事,对此很感兴趣,并通过汪知县索取了部分古物,遗憾的是,他没有下决心对藏经洞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直到1904年,省府才下令敦煌检点经卷就地保存。这一决定和汪知县当初的说法一样,都是把责任一推了之。王圆箓无法可想,又斗胆给清宫的老佛爷写了秘报信。然而,大清王朝正在风雨飘摇之际,深居清宫的官员哪望能顾得上这等“小事”。王圆箓的企盼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1907年,斯坦因到来,他通过宗教精神的交流将王道士俘虏了。斯坦因说:“道士之敬奉玄奘,在石窟寺对面新建凉廊上的绘画有显明的证据,所画的都是一些很荒唐的传说……我用我那很有限的中国话向王道士述说我自己之崇奉玄奘,以及我如何循着他的足迹,从印度横越峻岭荒漠,以至于此的经过,他显然是为我所感动了。”

当时王道士把经卷卖给斯但因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他多次求助官方予以重视,而且是逐级上报,但无人过问,致使他灰了心。二是为了完成他的宏愿,清扫洞窟,修建三层楼,架设木桥。三是唐玄奘沟通了他们的思想,斯坦因这个探险家追求事业的精神感动了他。因此他虽则思想极为矛盾,极不愿意外国人将这些文物带走,但在无奈的情况下,也只好让了步。

当斯坦因把敦煌文物宣传于全世界之时,当朝命官这才懂得了其重要价值,但他们不是考虑如何地保护它,而是千万百计窃为己有。因此,一时间偷窃成风,敦煌卷子流失严重,这是敦煌卷子自发现以后最大的劫难,后来连醉心于壁画的张大千也加入了破坏的行列。1910年清政府作出决定,把剩余的敦煌卷子全部运往北京保存。在运送的路途中,几乎每到一处都失窃一部分。

大量经卷的散失,曾经使王圆箓感到非常痛心,因为藏经洞是他发现的,多年来在他保管期间从未发生过无故大量散失的事,官方如此掠夺,又如此贪心,使他感到极大的愤慨。所以,当1914年斯但因第二次到莫高窟后,王圆箓对他说了一段令人深思的话,《斯坦因西域考古记》是这样记述的:“说到官府搬运他所钟爱的中文卷子致受损伤,他表示后悔当时没有勇气和胆识,听从蒋师爷的话,受了我那一笔大款子,将整个藏书全让给我。受了这次官府的骚扰之后,他怕极了,于是,将他所视为特别有价值的中文写本另外藏在一所安全的地方。”

敦煌千古事,苦乐谁心知?

敦煌文物的流失不应该把责任归因于任何个人,那是历史对整个中国的嘲讽。我们不能以一个完人的标准去审视王圆箓,他在那个时代其实真的很平凡。或许只有把他放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理解,才能得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藏经洞前聚满了游人,在黑暗的洞中回响着各种不同国籍的声音,我随着匆匆人流,对王圆箓投去深情的一瞥。

去敦煌之前,我就有个心愿要找到余秋雨所说的“道士塔”。我问导游:王圆箓葬在何处?他说在莫高窟售票处前面。我从洞窟中一路下来,果然看到了一座淡黄色的塔伫立在莫高窟陈列馆前。在我所驻留的数分钟内,我没有看到还有其他人在注意到它。细细看了一下塔上的文字,原来是王的徒子徒孙们用来纪念王圆箓的,墓志上记录了他的功德。他们建造了莫高窟众多塔中最大最高的一座,将一个道士以及他的所有功过归还给了大地】

通过一条没有河流的石桥,经过几尊飞天的雕像,就到了莫高窟的入口了。整个莫高窟被大树环绕,这样应该能有效防止风沙。莫高窟的外墙是百叶窗设计,即通风又防沙,一举两得。旁边有一个免费寄包处,要求游人把大包和相机寄存。腰包和挎包需要寄存。我的相机放在挎包内,没有寄存,不过也没在莫高窟内拿出来过,整个景区严禁使用相机拍照。进入景区有专职导游带领,每个人通常带领20余人。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来游人不会像撒鸭子似的到处乱跑,二来也有效控制了每个洞窟内的人数。

导游30岁不到,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带着我们从下寺到上寺逐个参观。下寺位于入口的右侧,是王道士建造寺庙的地方。上寺中寺位于入口的左侧,以前是喇嘛庙,现在是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本次参观,导游带我们去了328窟,16和17窟,323、324、325窟,427、428窟,237窟,096窟,148窟。其中只有328窟是精品,16窟具有重大文化价值,其余不值一提。因为黎孟波觉得其余窟中的很多菩萨造像跟现在的水平差不多,很容易就认为是当今社会的产物。导游也承认,很多造像是清代时期的作品,他的评价是不伦不类。我猜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王道士请人加工的,因为他当时靠出卖文物获得了大量的资金,也有可能是清政府派人修缮的。

328窟是覆斗形窟。窟顶、四壁壁画均为千佛,西夏重绘。此窟塑像,制作精细,神态逼真,形神兼备,是唐塑中的精品。居中作说法相的佛像庄严肃穆、雍容大度,通过对衣褶垂裙、佛光和佛坐的精心刻画,显得灿烂多彩。两身大菩萨坐游戏座式,姿态优美自然,肌肤丰润,衣饰华丽,造型柔丽端庄,表现菩萨的智慧和深沉。阿难身着华丽袈裟,身躯微斜,双手笼于袖内,昂首挺立似在出神聆听佛法,意态洒脱,壮若踌躇贵少年。迦叶双眉紧锁,瘦骨嶙峋,老成持重,若坎坷一生饱经风霜的沉静老人。两侧半跪的供养菩萨虔诚文静。(南侧一身1924年被美国人华尔纳盗走,现存美国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

16窟就是王道士发现“藏经洞”秘密的地方,前面已有提及,不再赘述。

在剩下的这些窟中还有两大特色,一个是萨垂那太子喂虎图,一个是敦煌的飞天壁画。

428窟—北周,太子本生和太子舍身喂虎:故事画分上中下三段。讲述的是:摩诃萨捶那王子和两个弟兄在山中游玩,突然遇到一只母老虎和几只饥饿待哺的小老虎。两兄弟见此情景惊慌失措,于是掉头就跑。太子却悲从心来,毅然纵身跳下山崖,因太子舍身入虎口,所以后来得道转世为佛。 飞天的洞窟很多,具体是哪一个我也不记得了。唐朝有唐朝的飞法,宋朝有宋朝的飞法;汉人有汉人的飞法,少数民族有少数民族的飞法。总之,有胖有瘦,有轻盈、有肥美,形态各异,色彩各异。

096窟莫高窟第一大佛,亦弥勒佛。塑胎泥塑而成,高35.5M。具有女性特征,与武则天有关,修凿于1300年前初唐,是武则天希望借佛的名义来统治中原,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也把096窟叫做“九层楼”,导游说:除了左脚以外,全部是后来修建的,原作已毁。148窟此窟是李大宾于盛唐大历十一年(776年)开凿。主室佛坛上,塑涅槃像,长15米。涅槃是指释迦牟尼八十岁时达到不生不灭、常乐我净的最高境界。佛右胁而卧,面型丰满、双眼微闭,左手自然放于左腿之上。衣纹柔软,随身体起伏而变化,一副安然入睡之态。涅槃像后塑有佛弟子、天人、各国王子、佛姨母、菩萨等举哀像七十二身(经西夏重修)。西壁绘有莫高窟规模最大的《涅槃经变》。 南北壁佛龛内原塑如意轮观音和不空绢索观音,已毁。现存清代塑造的过去佛和未来佛。窟顶为盛唐时所绘千佛,虽经一千二百多年仍色彩鲜艳。 东壁门南北两侧分别绘《观无量寿佛经》和《东方药师变》,规模宏大,尤其是殿堂、角楼、院落、回廊、水榭等建筑结构复杂,布局严谨,绘制精细,是研究唐代建筑的珍贵资料。前室现存中唐塑造清代重修的二力士、二天王、二狮子。 就要离开莫高窟了,在“九层楼”前合个影吧,留下这一壮观的人类物质文化遗产。

敦煌,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留下了太多的先辈们的勤劳与智慧,是无法在这短短1天多的时间里完全体会到的,再来一次,再亲身感受一下这古老的文明,也成为我心中的一个愿望。

驶离敦煌之后,杨师傅先带我们到一个小镇上吃了午饭,叫什么来着,名字我忘了,地图上也没有。然后行驶在去嘉峪关市的高速公路上,路上看见一个雅丹地貌的景区,杨师傅停下了车,让我们拍照留念。一直很向往雅丹,没想到是在高速公路旁,我与它们相见了,荒凉的土地上隆起一座座险峻的小山丘,别有一番情调。前方指示牌显示:1小时内有扬沙天气。晕!这个天气会影响今天的行程吗?心里惴惴。

车子进入市区,城市很漂亮,绿化覆盖面积大,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嘉峪关关城离开市区不远,也就15分钟的车程。记得也是17点到达的,买了50元的学生票进入。入园后,左侧是一个水寨,好像是钓鱼用的,正前方也是一个人工湖,远处是绵延的祁连山脉,横卧于嘉峪关旁。走到嘉峪关关城面前,高大的城墙,夯实的泥土,时时刻刻再向你倾诉——天下第一关的传奇。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它由内城、瓮城、罗城、城壕及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台楼阁建筑和城壕、长城峰台等组成。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和中心,其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内城东西二门外,都有瓮城回护,面积各有500余平方米。瓮城门均向南开,西瓮城西面,筑有罗城,罗城城墙正中面西设关门,门楣上题“嘉峪关”三字。关城内现有的建筑主要有游击将军府、官井、关帝庙、戏台和文昌阁。嘉峪关附近烽燧、墩台纵横交错,关城东、西、南、北、东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嘉峪关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走在嘉峪关关城内,感觉还真像一个公园,各色花草树木相映成趣,却少了昔日的那份峥嵘岁月。摸一摸墙,掉下了一地的泥土,只能说明这城墙是现代工匠的手艺,因为在古代城墙得枪戳箭射而不烂,这样才算合格,否则是要杀头的。现在造的城墙是不能打仗用的,看着情形,没两下就被攻破城池了,而且墙上有道道缝隙,容易生长植物,随着植物顽强的生命力,或许也不用打仗了,植物就能把城墙完全摧毁。

在有些城墙上,是有两个孔,一个是堵住的,一个是空心的。堵住的那个是放油灯的,便于士兵在城墙上巡逻,空心的那个是用于弓箭手射箭的。多处独具匠心的构造,也让这座关城立于千年而不倒。在关城的当中是游击将军府和练兵场等军事设施。这种屯兵制的军事建制,全面展现了明朝军事体系的完整性。

出了西门,有一个亭子,在那里可以拍摄出整个嘉峪关的全貌,可惜已经20点了,日落西山,西门关掉了,只能带着遗憾,拍摄了嘉峪关的日落,带着轻松的心情离开了关城。此时传来好消息,杨师傅在我们游览关城的时间内,帮我们顺利地取回了当晚的火车票。在火车站附近吃了晚饭,乘坐T193次列车,晚上22:04发车,去下一个目的地——吐鲁番。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