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痴绝处
上个周末,一个人去了宏村。宏村,源于2002年冬天的理想。Y说,待春暖花开时我们一起去宏村。彼时,宏村于我们的意义远不是一个村落那么简单,它是我和Y的乐土,是我们所能想象的一切美好。第二年的春日百废待兴,不免手忙脚乱。宏村,依旧是存在心里的一个念想儿。
春三二月天,难得偷闲。只是Y要随同学去桐庐,不能与我同行了。那么,一个人也好。平生第一次独自旅行。晚十点,站在候车大厅中看见一长溜背着行囊去暴走徽杭古道的驴友,看着他们神采飞扬的脸,觉得年轻真是一件好事。 岂知这些小孩儿们十分吵闹,自上车后就没有安生过,一路都在玩杀人游戏,与他们同车厢的我自然一夜无眠。至绩溪,他们离去,车厢安静下来,我困倦至极反而无心睡眠,干脆研究2521次列车,许下宏愿定要玩遍这条线:绩溪的徽杭古道、歙县的渔梁棠樾、屯溪的黄山宏村、祁门的牯牛降...至歙县,天微微泛白,车窗外是连绵起伏的山。此时有若干黄山导游上车,劝说游人们跟他们的旅游团上山。终于到屯溪,直奔宏村而去。
整整一天,村内都是观光客和写生的学生。与其夹在人堆里走马观花,不如换个地方看景。在村口租了辆单车,去塔川走走。塔川是临近宏村的另一个村庄,同样以徽州民居闻名。地势高过宏村,一路都是沿山而上,骑单车有点费力。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回宏村时下山,轻风拂面,很是惬意。已过了看油菜花的季节,山前碧绿的是割完油菜花的农田。山脚下有一片茶林,路边有商贩在收购茶叶,茶农一下午的劳作,采了大半篮子茶叶,只卖得十块五毛钱。好奇心作祟,我留在路边看完整个交易,不免唏嘘。
回到宏村,天已薄暮。站在村口回望来时路,只能看见塔川所在的那座山。 忽的飘起雨,虽不大却也不小,这雨哄走了如织的游人与学生。我甚是欣喜,连雨伞也懒怠拿,去村中晃荡。水面依稀能见雨落下时激起的涟漪。这半月形的水塘村中人称作月沼。天色越发黯淡下来,雨也渐止。湖面平整如镜。

此刻,正是村人们的晚饭辰光。有几家门户大开,能看见一家大小坐在院落中,男人呡一口酒,女人喂小孩儿吃饭。这样的日子,无波无澜,安稳静好。月沼边,除去我,只剩另一个游客。听口音,约略是北方人。极力向我推荐附近一户人家的油炸饼,萝卜丝馅的。我听完,忍不住地笑:其实那不是饼,江苏一带,这种吃食很普通,我们叫“油端”,多以萝卜丝做馅,没想到宏村也有。细究起来,这“油端”该和北方的“菜盒子”是同门。
还想再在村中的巷陌里游荡一会,投宿客栈的老板娘倒出来寻我回去吃晚饭了。不忍拂了她的好意,只得随她回到客栈中。事先预定好的房间临着南湖,推开窗户,倚在露台栏杆上,对着的,是一汪湖水和尚未长成的新碧的荷叶。
宏村,自然不是十丈软红。入夜,没有灯红酒绿的消遣。我翻了几页书后,沉沉睡去,一夜无梦。第二天清晨,被鸟鸣犬吠吵醒。推窗,眼前的景色让我想起杜牧的“白云生处有人家”。

云雾腾空,就是空中的雨云了。不一会,又下起了雨。我躺下,再枕着雨声入眠。闭上眼睛,想到戴望舒的诗:我夜坐听风,昼眠听雨,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雨势渐小,出门寻了一处老宅子,主人老婆婆很热情的邀我进去坐,同我聊天。讲起宅子里木雕的窗棂,老婆婆言语间是满满的自豪。
这桃花源里不知魏晋的生活让我眷恋。但终究还是要走的。这里于我,不过是路途中的风景。然,真正来过这里,才能明白“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
写于贰零零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