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难忘天山游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难忘天山游

作者 : fzpwm

今年五、六月间,正值SARS肆虐,无法出游,闲坐家中翻看旧照片,不禁回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正在新疆参加“沿天山摄影旅游”。那一段日子,虽然辛劳,却很兴奋,因为每天都有不同的新鲜感受。索性追记如下,供打算到新疆旅游的朋友们参考。

这次活动,是由新疆画报社组织的。路线是:从乌鲁木齐出发,东行经达坂城,穿过天山后沟峡谷,南下托克逊,经博斯腾湖,过库尔勒,再沿天山南麓西行,至轮台、库车,拜谒克孜尔石窟,又走独库公路北上,经过天山大峡谷,翻越铁里买提达坂,来到和静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再折向西,进入伊犁河谷地的那拉提草原,尔后,顺巩乃斯河、伊犁河西下,经新源、巩留,到伊宁市,再经霍城,过果子沟,到赛里木湖,最后,沿天山北麓东行,返回乌鲁木齐。九天时间,在天山南北麓和腹地转了一圈,行程合计 2000 多公里。据说,这是新疆旅游的一条黄金线路。

第一天 ( 2002 年 5 月 27 日)

2002 年 5 月 27 日清早,我们这个小旅游团一行 14 人,乘坐一辆“考斯特”旅游车出发了。同行的“团友”,来自广州、中山、深圳、天津等地,都是业余摄影爱好者,但他们的摄影器材却很专业。一群志同道合者的激情与活力,使这次旅行生活充实而愉快。

旅游车离开乌鲁木齐市区,向东南方向开行,约半小时经过柴窝堡,我们下高速公路,走国道 312 线老路,进入风力发电厂区,这是我们此行的第一个摄影点。柴窝堡——达坂城谷地的风力资源,据说居全国之冠,这座 1988 年由丹麦援建、最初十几台风机的环保型电厂,已发展为目前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厂,一排排巨大的风力发电机塔,耸立在平坦的戈壁上,十分壮观。听说,当年建厂时,一位丹麦工程师在这里因车祸殉职,他的夫人从丹麦赶来,没有向中国政府提出任何要求,只带走了丈夫的骨灰。这件事,让我们非常感动。

沿路在谷地戈壁滩上,到处都是一丛丛开满黄花的骆驼刺,在这片干旱龟裂的荒漠上,竟有这么艳丽的花,让人惊叹生命的顽强。听司机师傅讲,他开了几十年车,这种景象也难得一见。恐怕是今年开春以来的雨水,比平常年份多的缘故吧!毕竟大环境是干旱区,也只能生长这种耐旱的荒漠植物。

旅游车在小草湖下高速公路,向南开过托克逊县城,走国道 314 线干沟北段的新线,叫苏巴什沟,沟内路旁的沙山,是我们第二个拍摄点。没有见识过沙漠戈壁的老广们,不顾炎热,兴奋地拍个不停。

中午时分,经过和硕县的乌什塔拉,我们一行在路边一回族餐馆吃新疆拌面,又称“拉条子”,是羊肉炒菜盖在拉面上的一种饭食,十分可口,也很耐饥。饭后,继续上路,途经焉耆县城,下午北京时间 6 时(新疆时间 4 点),抵库尔勒市,先去市区东北面的铁门关。

铁门关位于南天山东延支脉霍拉山与库鲁克山之间的峡谷内,孔雀河穿流谷中,这条 10 多公里长的峡谷,自古以来就是沟通南北疆的孔道,也是兵家凭险扼守的关隘。晋代(公元四世纪)即设关于此,以其险固命名。关前石壁上刻有“襟山带河”四个大字,是 1932 年重修关楼竣工时所刻。早先,在乌库公路未改绕山道以前,铁门关是进出库尔勒的门户。现在的关楼,为前些年新建。

库尔勒市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我们住天鹅宾馆。随后,我们一行又原路折回 20 多公里,翻山经塔什店向东,到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畔,这里是博湖西南的小湖区,开发旅游后,取名“莲花湖”。湖里生长着茂密的芦苇,看不到浩淼的湖面。乘坐汽艇在芦苇丛里穿梭,有点象在白洋淀里同鬼子兵周旋的滋味。据资料介绍: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面积 970 平方公里,湖面高程 1047 米。开都河自西北注入,湖水由西南角流出为孔雀河。导游告诉我们,这条流经库尔勒市区的河,按维吾尔语发音,是“昆其得里亚”,维语“昆其”,意为皮匠;“得里亚”即河流。合起来的意思是“皮匠河”,原来,早年间,县城河畔多有制皮革作坊,因而得名。“孔雀河”是汉语音译雅化,在从来就没有孔雀的地方,竟然有一条孔雀河,真有意思。

天色向晚,可惜我们拍照的位置不佳,无法摄到湖面落日的景象。不过,我们的人像照,倒是收进了大片苇湖,沐浴在夕阳中。

第二天 ( 2002 年 5 月 28 日)

一早,我们离库尔勒市区顺国道 314 线驱车西行,长时间在单调的戈壁公路上疾驶,不免有些昏昏欲睡,不知谁喊了一声:“看!西气东输工程!”大家都一下子兴奋起来,下车走到输气管焊接现场,猛拍了一阵。

我们停车的地方,大概在库尔楚附近。这是与国道 314 线平行的“西气东输”管道铺设工地。“西气东输”的起点,在轮台县城以南的轮南镇,塔里木盆地丰富的天然气将由这条管道输往上海。尚未埋入地下的输气管,犹如戈壁上的一条长龙,向远方延伸,颇有气势。

继续前行,来到轮台县城东北 30 多公里的阳霞,这是个热闹的小巴扎(维语意为集市)。众人又下车,争拍当地的民俗风情。这里地当交通要道,路边饭铺一家挨一家,打馕(一种烤饼)的、烤羊肉的、做抓饭的、卖烤包子的……真是诱人馋涎欲滴。最有特点的是那一溜排开专卖杏干的摊子,还提供特制的纸箱。轮台县特产一种小白杏,个儿不大,色泽白亮,核儿小、肉厚,口味蜜甜,堪称杏中的极品,晾成杏干,更加浓甜,据说可以长期保存。团友中有人竟成箱买了杏干,准备带回广东去馈赠亲友。

五六月间,正是当地桑子(桑葚)成熟的季节,路边一棵棵桑树下,铺满了白色、紫色的桑葚,那是熟透后掉落在地上的。站在树下,不时有桑葚雨点般打在身上。我们打开雨伞,伞把朝上,接了不少桑子,吃到嘴里,又甜又水,一把把送进口中,更是过瘾。可惜,因为无法运出,只好喂羊,甚至任其掉在地上烂掉。

导游告诉我们,阳霞这个地名,清代的史籍里写作“洋萨尔”,现代维语也是这个读音。“洋”(又读“英”)意为新的,“萨尔”(正确读音应为“协海尔”)意为城镇,合起来就是新城或新建的集镇。阳霞,也是汉语音译雅化。

中午抵轮台,下榻“都护府迎宾馆”。公元前 60 年,西汉朝廷在乌垒城(今轮台县境东北的策大雅附近),设置“西域都护府”,这是汉朝中央政府设在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从此,广阔的西域正式纳入我国版图,中央王朝在西域开始实施有效的管辖和治理。轮台人很以此为荣耀,也是县城里最好的这家酒店命名的由来。

酒店前院,有一组以郑吉为主的雕塑,形象颇为逼真。郑吉是首任“西域都护”,即当年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汉书·郑吉传》说:“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我们以缅怀的心情,留影纪念。

下午,在迎宾馆后边的果园里,专门组织了为我们拍照的舞蹈表演。参加表演的“演员”们,其实全是迎宾馆里的服务员。

第三天 ( 2002 年 5 月 29 日)

上午自由活动,我们在轮台县城里随便走走,这个小城给我们的印象不错。街道宽阔整齐,绿树成荫,到处都有不俗的雕塑。听说,夜幕降临时,中心广场的喷泉开放,各民族的市民聚集这里,纳凉聊天,唱歌跳舞,其乐融融。当地人告诉我们,轮台是新疆民族团结最好的县份之一。

午饭后出发,要去塔里木河拍胡杨林。南行约 30 公里,到达轮南镇以南的“塔里木沙漠公路”起点。这里还有成片的胡杨林,再向前走,绿色就会逐渐消失,完全进入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了。据说,塔里木沙漠公路是目前世界上在流动沙漠中修筑的最长的一条公路,由轮南镇至民丰县, 1995 年建成通车,全长 522 公里。这条公路平坦笔直,好似灰黄沙海中一条黑色长龙。

从“沙漠公路”起点向南行驶不远,路边有两棵高大的胡杨树,据说一位大人物曾在此照过相,现在用围栏围了起来。南行途中还看到建在沙漠里的“西气东输”首站,不久以后,塔里木地底深处的天然气就将从这里输出,通向万里之外的上海,流入千家万户的厨房。

我们的旅行车在沙漠公路上开了 46 公里,来到塔里木河大桥。大桥北岸公路两边,有十来家饭铺,过往的司机、旅客停留此地进餐的还不少。大概已进入沙漠腹地,下午酷热异常,同行的多数团友在一间简陋的饭店里休息,我们几个人冒着烈日和超过 40℃的高温,来到桥上。桥长 600 多米,桥下那含着大量泥沙、象黄河一样浑浊的水流,便是久已闻名的塔里木河!大桥附近河宽约 200 米,流水部分不足百米。

从资料里得知,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由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三条河在阿瓦提县汇合后,始称塔里木河。从发源于昆仑山的叶尔羌河源起算,全长 2179 公里。以阿克苏河来水量最大。中、下游河道分汊多,洪水期无固定河槽,易改道。在维吾尔语中,“塔里木”一词就有“支流、分支”的意思。塔里木河两岸分布有全国面积最大天然胡杨林带,已划为自然保护区。

全团人马在塔里木河北岸吃饭、休息到北京时间下午 7 点,天气稍凉后,才开始进入今天拍摄的主题:胡杨。我们团里的这群摄影家,为了拍摄胡杨,在难耐的酷暑中已熬了六七个小时了,此时,他们精神大作,象要投入一场战斗。旅行车刚在一片胡杨林边停下,大家便跳下车,背着沉重的器材,各自向沙包后面的林子深处跑去……两个多小时以后,太阳完全没入地平,众人才恋恋不舍地回到车上。

胡杨树有“沙漠之王”的美称,传说它“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我们拍摄点附近是塔里木河一条不知何年干涸的故道,大都是枯死不倒的胡杨树干。活着的胡杨,要等到秋天叶黄时才美,现在只有拍这些据说“死了一千年不倒”的枯树了。的确有不少人欣赏这种“悲壮”和“苍凉”,据说有凝重的历史感。然而,在这片枯立的胡杨树林面前,我们丝毫体会不到“死而不倒”的“英雄”气概,只感到大自然对人类的无情报复!

导游向我们介绍:胡杨树,维吾尔语叫“托乎拉克”,但是新疆有些汉族人把胡杨误称为“梧桐”,原来,南疆的老百姓一直把枯死的胡杨打回来做柴火,维语柴火的发音是“哦通”,汉族人听到这个发音,就误以为这是胡杨的本名了。胡杨又名异叶杨,它的顶端或幼树的叶是长条形,而树的下部或成年树的叶是椭圆形,一树两种叶,很有趣。胡杨是干旱荒漠地带广泛分布的乔木,特别耐干旱、耐盐碱,生长快,在塔里木河中、下游分布最多,沿河岸形成走廊状的林带。

导游还提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名称的含义,他说:长期以来,很多介绍新疆的汉文书刊上都说,“塔克拉玛干是维语‘进去出不来’的意思。”其实,维语里根本没有这个意思,人们在以讹传讹罢了。据维吾尔语言学家的研究,迄今看到的古代维吾尔语文献中,在一本写于 18 世纪的手抄本书里,就出现过塔克拉玛干这个地名。维语“玛干”,是住处、房屋或家乡、家园的意思;“塔克拉”有在底下或被遗弃的含义,两个词合起来,可翻译为“埋在地下的房屋”或“被遗弃的故土”,转义为“往日的家园”。由于沙漠的流动,很多古代的绿洲和城镇被掩埋在沙漠深处,往日的家园变成了茫茫沙海,“塔克拉玛干”成了塔里木盆地周边绿洲里的居民对古老家乡的辛酸回忆和对浩瀚沙漠的泛称,至于邻近农田的每一片沙地,则各有单独的名称。这段解释,有根有据,令人信服,特地记录在此,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我们于北京时间 10 点开车北行,没有进轮台县城,而是斜插到二八台农场,仍旧走 314 线国道西行,抵库车县城,已是凌晨 1 点 10 分了,住龟兹宾馆。龟兹,读音为“秋孜”,库车一带的古国名。

第四天 ( 2002 年 5 月 30 日)

昨天赶到库车,已是半夜。为赶拍日出,今天北京时间 7 点,天刚蒙蒙亮,又出发了,睡了不足四小时。 7 点半(按地方时算,才 4 点半),到达库车县城西北 20 公里左右的盐水沟景区。这里是一片“雅丹”地貌。不同硬度的倾斜岩层,在暴雨洪水和风蚀的共同作用下,被雕琢成崎岖嶙峋的奇形怪状,人们在这里只有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据资料介绍,这里自古就是天山南路的一处交通要冲,汉、唐时期,从龟兹(今库车)到姑墨(今阿克苏)、疏勒(今喀什)以远,此地是必经之路。至今盐水沟一带,还残留不少两千多年前的烽燧戍堡遗存。

“布达拉宫”是盐水沟景区北段的一处景点,可能是以对面岩层形似而得名,一般旅游车都是一驶而过,我们沾了摄影旅游的光,在这里拍了好一阵。

9 点多,我们的旅行车走 217 线国道北上,中午,抵达距库车县城 60 公里的大峡谷景区。这里是南天山的支脉克孜利亚山(维语意为“红山”),所谓“天山神秘大峡谷”,原来是红色砂泥岩层经地质大断裂而形成,曲折幽深的峡谷,南北长约 4 ~ 5 公里,谷宽约 5 ~ 10 米,狭窄处不足 1 米,有流水。峡谷内有近年新发现的唐代佛教遗址——阿艾石窟,现已成了旅游景点。没有想到的是,在这天山深处,居然修了一座“大峡谷宾馆”,就位于峡谷口。客房有标准间和带简陋卫生间的二人间,安排我们住的是后者,没有电视,不能洗澡,因为山里凉快,大家到也觉得没所谓。午饭后,补睡了三个小时觉起来,我们与同行的几位摄影家,沿库车河下行 3 公里多,去拍阿格乡附近的库车河中游对岸的风光。这些红色岩层的山峦,是南天山的前山带。

眼前这耀眼的红色山体,令我们想起库车以西、木扎尔特河畔的克孜尔千佛洞,石窟周围的山也是这样的红色,“克孜尔”,维吾尔语意为红色。克孜尔石窟是新疆境内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汉唐佛教遗址,其价值仅次于敦煌莫高窟。按原计划,我们此行是要去那里的,后因行程改变,没有去成。不过,我们前些年在龟兹石窟研究所开会,住过几天,主要的洞窟都参观了。到也不觉得遗憾。

当晚住“大峡谷宾馆”,山里空气清新、凉爽,和昨天塔里木河边的干热,简直是两个世界,我们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

第五天 ( 2002 年 5 月 31 日)

一早出发,开始沿库车河北上,经过阿艾古城、左岸的煤矿以及汉唐时炼铁遗址等处,均未停车。渐行渐高,进入天山深处,公路盘山而筑,这便是翻越冰达坂、沟通南北疆的独库(独山子至库车)公路,又称国道 217 线。

行至 2300 多米高处,公路边的山坳里突然出现一池碧水,清澈见底,那色彩很象电视里九寨沟的景象。“看,小龙池!”随着导游的呼喊,全车人都欢腾起来。也难怪,自从离开博斯腾湖以后,我们就再没见过这么幽静的水景了。这里南距库车县城 140 公里,湖面有 2500 平方米,海拔 2320 米。

小龙池的确是小了一点儿,但是,她的美,仍然令我们的摄影家们激动不已,车刚停下,大家便四散而去,选择最佳拍摄位置。在小龙池畔的公路边上,我们居高临下,发现周围的景色更为壮观,没有立即尾随众人下到池边,先留下了几张照片,也留下了群山、野花,还有欢乐。

离开小龙池,我们的旅行车沿独库公路盘山而上,翻过一座山头,一大片湖面跃入眼底,这便是久闻其名的“大龙池”。大龙池真是大,东西长 2.5 公里,南北宽 1 公里,小龙池跟它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湖面海拔 2390 米。地图上标注为“琼库勒”,维吾尔语是“大湖”的意思。旧地图上还有标为“大涝坝”的,也很形象。其实,我们刚才看到的小龙池里的水,全是从大龙池由地下渗过来的,它们是水源相通的上下两个湖。

大龙池畔凉爽的气候,清新的空气,开阔的湖面,令人心旷神怡,我们索性下车沿湖步行,十分惬意。大龙池里有许多冷水性鱼类,小鱼船上的打鱼人正在撒网捕鱼。冷水鱼因为生长很慢,鱼肉特别好吃。领队在湖边买了几条干咸鱼,我们在那拉提晚饭时,请餐厅厨房加工了一下,果然大受欢迎。

过了大龙池,汽车一直沿着山路爬高,公路盘山呈“之”字形,在悬崖峭壁上回转十二次后,终于到了独库公路的最高、最险处——铁里买提达坂,大家悬着的心才松了下来。这里海拔 3400 米,是南天山的分水岭。达坂(维语意为山口、山坡)顶处,建有全国著名的公路大隧道,这条长达 1894 米的铁里买提隧道,听说工程兵用了两年时间才凿通。汽车穿过大隧道,便由库车县进入和静县境。我们站在冰雪未融的隧道北口,手里拿的花儿,还是在大龙池边采的呢!才几个小时之间,我们就经历了从夏到冬的季节转换。

下了山,就到了广阔无比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早就知道巴音布鲁克大,真到了这里,还是被它的“大”给怔住了!开满野花的草地,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查资料得知,这里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西部,地处北天山与南天山之间。远古的地质断陷,形成了大小尤勒都斯两个盆地(蒙古语又称:珠勒图斯,意为神灯、星星),额尔宾山(蒙古语又称:艾尔温根乌拉)西段分隔其间,两盆地东西各长 100 公里左右,南北各宽 20~25 公里,海拔 2400 米以上。开都河的上游先后穿流小、大两个盆地,形成地势平坦、水草丰美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面积约 2 万平方公里,号称全国第二大草原,也是新疆重要的牧业基地。草原上居住的牧民,是 1771 年从伏尔加河东归祖国的吐尔扈特部的部分后裔。“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丰饶的泉水。

中午,抵巴音布鲁克区所在地,有一条南北向的小街,多家小商铺和饭馆,此地明显以蒙古族人居多。饭后,正预备分乘 212 小车去天鹅湖和开都河“九曲十八弯”,突然乌云涌起,雨点随至,高原上的天气,说变就变,计划不如变化,只好作罢。向往已久的“天鹅湖”没有去成,也许这预示着我们日后还会再来。开都河的“九曲十八弯”自然也拍不成了,带着遗憾,我们又上路了。车行不久,忽然,公路南侧的小曲流,吸引了大家的视线,这是一处酷似“九曲十八弯”的景象,我们不由分说,立刻下车,冒雨争拍起来。别说,这几张片子,还真有些“以假乱真”。当然,从资料上看,真正的“九曲十八弯”,规模要比这大得多,那里是开都河中游,河面也要宽阔许多。一般来讲,平坦草原上的河流,大都会形成这样的曲流。

告别了大草原,旅行车在额尔宾山北侧转向北行,开进了崎岖的山路,这是南天山的北支——那拉提山。从资料上得知,山间有一条东西向的古道,就是著名的“天山道”。这条路东起吐鲁番,西行经阿拉沟、巴仑台、那拉提、巩乃斯,直达伊犁。据考古发现,从阿拉沟到伊犁,沿着这条古道,呈带状分布着许多塞人的墓葬,远古的遗存提示我们,这里的河谷、山口,早在 3000 多年前,就印有先民的足迹。这是一条横贯天山腹地的捷径,古代有些重大军事行动,如唐朝平定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叛乱;成吉思汗西征之一路;清代平定准噶尔部叛乱,都兼取此道,进军伊犁。有人认为,这条山路也是草原丝绸之路的分支。

公路翻越那拉提达坂,沿途景观随高程降低而渐变,海拔 3000 米上下,是高山草甸草场,植被低矮。汽车盘山绕了几个弯,路边谷中露出云杉的树梢,往下走,看见了树腰,再往下走,路旁全是树干粗壮、通直的云杉林。资料介绍,这是“雪岭云杉”纯林,是伊犁地区天山各条山系的独特树种,以树冠狭窄、粗壮高大为特征,分布在海拔 1400 ~ 2700 米的中山带,在茂密的林区,树高可达 50 ~ 60 米,树龄都在三、四百年以上,堪称新疆之最了。雪岭云杉与分布在东部天山如博格达山的“天山云杉”比较,在外形上有明显的区别,后者树冠张开如伞盖。导游特别告诉我们:很多书刊在讲到天山时,都把云杉误为松树了。事实上,天山山区植被中,并没有松树。

公路沿着巩乃斯河谷继续下行,在云杉林带的下缘,可以看到林间也有一些阔叶树,如白桦、槭树、山杨等,组成所谓“针阔混交林”。云杉林边缘还有许多匍伏生长的常绿灌木爬地柏(也有的资料上写为“爬地松”,学名新疆圆柏),听说,哈萨克人用其枝条熏制马肠,别具风味。在山峦的阳坡以及林地之间,分布着山地草甸草场,牧草茂盛,遍地野花,这里正是著名的巩乃斯草原,也是新源县主要的夏牧场。下山途中,下起了小雨,水汽弥漫在云杉林里,像雾,又像云,草场上洁白的羊群,不时在车窗外闪过,真是如诗如画!

下午北京时间 6 点多,经过国道 217 线与 218 线两条公路的交叉点,转向西走 218 线,不远,抵达“那拉提草原度假村”,此地在新源县境极东边,巩乃斯河南岸河漫滩上,海拔约 1500 米。由 218 国道左拐过桥,进入度假区范围,有一辆吉普车停在桥头,收每人门票 20 元。

奇怪,一到那拉提,雨住了,太阳也出来了。我们一车人,也像成吉思汗的远征军当年翻越风雪达坂到达那拉提一样,不由地高声喊起:“那拉提!那拉提!”(蒙古语,意为“有太阳”。清代文献译为:纳喇特。查《西域同文志》有注曰:“准语,日色照临之谓。”)

我们刚刚下车,就有好多当地的哈萨克牧民牵着马来招揽生意,说是 10 块钱可以骑 3~5 公里,还能讲价,他们大都会讲一些汉语。看来,旅游业已逐渐成为这些世代牧民的一项重要经济收入。

令我们大为惊讶的是,在这片哈萨克族世居的草原牧区,现在不仅修建了度假村,有设备齐全的标准间住房,还有四川人经营的汉餐馆。几天来,我们总算吃了一顿红烧大肉和猪肘,再加上从大龙池买的冷水鱼和凉拌野菜,真让人解馋!

第六天 ( 2002 年 6 月 1 日)

为了抓住摄影的最佳时间,天刚蒙蒙亮,就听见团友们在走廊里的脚步声和低语声,我们也赶忙起来,在度假村周围寻找拍摄对象。这里清晨“山风”强劲,总有五、六级吧。

度假村北边是巩乃斯河,河宽约 50 多米,昨天山里降雨,河水浑浊而湍急。河对面是乌拉斯台村,蒙古语意为有山杨树的地方。导游给我们介绍,在新疆地图上,有不少“乌拉斯台”这个地名,通常可以判断,那一带往往是蒙古族牧民聚居的牧区,或者是曾经在那里居住过的蒙古牧民留下的地名。

上午,我们与几位团友兴致勃勃地乘车上行 8 公里,去林业厅所属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进去一看,大失所望。原来只是在山坡下树林边,开了一条直路,修了一些住宿、餐饮的房舍,仅此而已。从“森林公园”扫兴地出来,我们与两位团友,伙租一辆“德士”上山(没有想到,在这远离城镇的草原牧场,竟然有出租车!),讲好价钱,上下山往返 25 元,估计约有七八公里。我们坐“德士”,沿着新近修好的盘山路,登上山顶。一下车,大家不禁欢呼起来,我们眼前是一幅如画的美景:远方蓝天下是白雪皑皑的群山,阳光照耀着闪闪发光;对面山坡有一大群羊在缓缓移动,足有几百只,好象一片云,落在草原上;我们自己则置身于开满野花的草地,旁边有几头安闲吃草的牛和骆驼;哈萨克的毡房上飘起袅袅炊烟,几位牧民正在给新垒的馕坑(烤馕的炉子)抹泥……真使人有一种反朴归真的感觉。

回到住处查地图,才知那连绵起伏积雪的群山,是巩乃斯河谷与其北面喀什河谷之间的阿布热勒山(地图上标为:阿吾拉勒山。清代文献称:乌兰库图岭),属于中天山之一段,向东渐高,海拔约 4000 米左右。有资料说,此山铜铁矿藏丰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开采、冶炼,至今仍存遗址多处,山中还曾发现许多连续分布的古代牧民创作的岩画。

山坡上有一种丛生的草本植物,芹菜叶状,叫荨麻(音 qianma),它的茎和叶面生有细毛,不小心碰上,皮肤会痛痒难忍,这是那些绒毛中含有蚁酸的缘故。没有想到的是,当天晚餐的一盘凉拌野菜,竟是用荨麻顶端的嫩叶做的,味道还十分鲜美!服务员介绍,是用开水焯一下,再拌以调料即成。据说,偶尔少吃无妨,多吃会中毒。另外,如果被荨麻刺疼,可以就近拔一些蒿草,揉碎反复擦疼处,可以消除痛痒。

下午,旅行团按原定安排,雇请当地牧民表演“赛马”、“叼羊”和“姑娘追”,供大家拍摄。听说,费用是 800 元。可惜的是,等把骑手们组织好,又换了一块场地,耽误了一个多小时,天也阴下来了,还间有小雨,拍照效果很不理想。

傍晚,多数团友冒着细雨上山,去守候落日,拍晚霞。我们看天阴,没有跟去,晚饭后,回到住房,打开电视准备看足球世界杯转播。突然,开着的窗玻璃上,出现了一抹反射的夕阳,天边放晴了!我们马上提起相机,夺门而出,直奔度假村南面的“观景台”,抢拍落日。观景台的位置,在巩乃斯河左岸的四级阶地高坡上,与度假村所在的一级阶地相对高差,大概五六十米。沿着一道小河沟,有一条用水泥板铺砌的窄路,直通坡顶,这是度假村的“基础设施”之一。

为了赶在日落之前到达坡顶,我们恨不得两步并作一步,直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再加上沟内云杉林密,寂静幽深,更觉天色昏暗,又产生几分恐惧感。走到小路尽头,横跨溪沟的小桥已被山洪冲断,幸亏一棵倒树成了便桥。过了溪流,直上一面陡坡,有百余级台阶,登攀中,我们觉得心子都好象要跳出来了。赶了半个多小时山路,终于在太阳没入远山前 5 分钟,登上了观景台。这是一块有足球场大小的平缓高地,可以俯瞰巩乃斯河谷。

这时,在西方天际,金色的日轮下缘,正从一片乌云里吐出,两分钟后,整个日面全显,顿时金光喷射。说时迟,那时快,不到 3 分钟,太阳就徐徐沉入遥远的山脊了。此刻,是北京时间 9 点 55 分。我们拍下了日落的全过程,总算不虚此行。

第七天 ( 2002 年 6 月 2 日)

离开那拉提的早晨,拍了度假村里的一座不俗的雕塑——手捧奶茶的哈萨克姑娘。院内还有几尊“草原石人”仿制品,这种远古游牧民族的艺术品,风格古拙、粗犷。据说,在天山和阿尔泰山广阔的草原上,散布着许多这样的石雕人像,是竖立在死者墓前的全身或半身石像,大的高 2 米多,重近 2 吨,小的高 1 米多,重几百公斤,都是用巨石或巨大的卵石雕凿而成,很有考古价值。

度假村旁的草滩上有十几头骆驼,一直低着头在吃草,老不抬头,好象故意不让我们拍一张昂首的镜头,一只小骆驼,在吃妈妈的奶,我们等了很久,它才抬起头,给了我们一个面子。其实不止是骆驼,草原上,我们所见到的牛、马、羊,都是在这样不停歇地低头吃草,也就这样度过了它们的一生。此刻,我们暗暗为自己是一个人而庆幸。

上午北京时间 9 点 50 分,离开那拉提,沿巩乃斯河右岸 218 国道西行,因北线修路,由则克台镇拐向南,经新源县城再向西,改走 316 省道,中午,过特克斯河大桥,经巩留县城后,接走 220 省道,由雅玛图大桥跨伊犁河,过伊宁县境,中午北京时间 3 时许,到达向往已久的伊宁市,住伊犁河路桃园酒店。

下午,到市中心区与“汉人街”等处观光,这座以“花园城市”闻名遐迩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市容脏乱,令人大失所望,我们也完全没有了摄影的兴趣。又至伊犁河大桥,河水到是“翻波浪”,但桥两端岸边,餐饮、娱乐设施杂陈,游人拥挤,尘土飞扬,停留一刻钟,便也无心拍摄,只在桥上趁行人稀少的间隙,拍了一张“到此一游”,就上车返回酒店。在著名的伊宁城,仅留下一张照片!

第八天 ( 2002 年 6 月 3 日)

一大早,在蒙蒙细雨中,离开伊宁市。出市区走国道 218 线向西北行驶,北京时间 10 点,拐进霍城县的惠远乡,参观清代伊犁将军府遗址的“钟鼓楼”。此城楼位于该地十字街心,保存较完好。

据资料,清乾隆年间,平定北疆准噶尔和南疆大小和卓叛乱之后,重新统一新疆,于 1762 年设置“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及帕米尔高原的广大地区,是清代新疆的最高军政长官。伊犁将军府址设在伊犁河北岸新筑的惠远城,这里是当时全新疆的腹心地区,此后 120 年间,惠远成为全疆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年的惠远城内商号林立,市面繁华。在惠远城四周还先后建了 8 座卫星城,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伊犁九城”。

1871 年沙俄侵占伊犁地区,惠远城被毁。 1882 年清政府收复伊犁后,在旧城西北 5 公里处,另筑惠远新城,布局一如旧城。其后,惠远新城也曾盛极一时,电灯、电报、电话、照相、汽车的引进,曾居内地之先,是“西陲一大都会”,被誉为“小北京”。

到民国初年,旅行家谢彬在其《新疆游记》内记述,旧伊犁将军署仅存“败瓦颓垣数十间”,“满目荒凉”,有“不胜今昔之感”。1937 年以后,伊犁地区的行政中心迁至宁远城(今伊宁市),惠远城这个二百多年前新疆的统治中心,渐次废弃。

今天看到的,只是一个极普通的乡镇街市,我们登上钟鼓楼,凭吊四野,已经很难想象出这里往日的辉煌。北街东侧一院内,有古树若干株,传说系民族英雄林则徐流放伊犁期间手植,可惜院门紧锁,围墙又高,未能进去。

离开惠远乡继续沿国道 218 线西北行,由霍城县城西侧经过,未进城。至清水河镇,上 312 国道,折向东北行。国道 312 线东起上海,西至霍尔果斯边境口岸,全长 4825 公里,长度仅次于上海至西藏的 318 线,在新疆境内从星星峡镇起算为 1431 公里。

一路小雨,进入果子沟依然雨雾蒙蒙,行至新二台附近,天顶突然放晴,周围山头,云汽涌动,瞬息万变,大家欢呼着下车拍照。

据资料介绍,果子沟,清代称塔勒奇沟,又称塔勒奇达坂,是北天山西段一条东北—西南向的峡谷,长 28 公里。此沟形势险要,自古为天山北路通往伊犁河谷的咽喉。沟侧山岭间遍布野果林,野苹果最多,春夏之交,山花烂漫,有“万花谷”的美称,果子沟由此得名。 1218 年,成吉思汗西征中亚, 30 万铁骑奔驰伊犁,命次子察合台汗率军开凿塔勒奇通道。《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载此事称:“二太子扈从西征,始凿石理道,刊木为四十八桥,桥可并车。”果子沟成为从蒙古草原通往汗国都城阿力麻里(在今霍城县境)的重要孔道。到清乾隆年间以后,果子沟的交通地位更为突出,自峡口到精河县境,曾设 5 座军台驿站,在沟内有头台、二台两站,负责传递朝廷政令和边务军情。后来,头台到五台这些军台名称,演变为地名,保留至今。现在沟内的公路道班等设施所在地,叫新二台。

我们下车照相的地方,就在新二台桥边。1946 年,当时主持新疆的张治中将军与三区代表,曾在新二台派出所门前合过影。我们在一本叫《往事回眸——20世纪新疆图片纪实》的书里,见过这张照片。这里的景致果然不错。果子沟里,并不如我们原来想象的,漫山遍野长满了果树,山坡上还是以云杉林为主。在云杉纯林的下部及林缘,混交生长有白桦、红桦、山杨、天山槭以及野苹果、山杏等野果树,这些阔叶树多沿河沟分布,从公路上看过去,往往最先夺人眼目,尤其在花季,或许因此才有“果子沟”之称。

中午,我们的旅行车到达塔勒奇达坂的最高处——松树头,由其南侧可俯瞰果子沟,谷内云杉林苍翠,山巅云雾缭绕。站在松树头南坡的观景台上,遥望脚下的群山,微风拂面,十分快意,感觉赏心悦目。

北京时间 12 点半,旅行车翻过松树头山口,一片开阔湛蓝的水面突然出现在我们眼前,全车人齐声欢呼起来,“赛里木湖!赛里木湖!”湖畔茂密的野花,让我们的脚步再也无法挪动,大家一个个扑向草地,忘乎一切地拍摄起来,几位团友索性躺卧在花丛中,去尽情享受这塞外美景。

导游向我们介绍:赛里木湖位于北天山西段一个完全闭塞的高位山间盆地内,在博乐市境西南角。从地图上看,略呈椭圆形,东西长 30 公里,南北宽 20 多公里(不少书刊把这两个数字搞颠倒了,还以讹传讹),面积 454 平方公里,湖面海拔 2073 米,最大水深约 90 米。这个湖,没有河流注入,湖水由周围坡地集水、湖面降水及地下水补给;也没有出口,水量去向全靠蒸发。水量收支基本平衡,近 50 年来,湖水位并无大的升降,稳定的岸边线就是证明。湖盆积盐过程缓慢,属微咸湖。湖滨是广阔优良的夏牧场,山坡生长着茂密的云杉林,湖周环绕积雪的群山,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这里是新疆旅游景点中,又一绝佳之处。“赛里木”,据说是哈萨克语,祝福、平安之意。

国道 312 线在赛里木湖东南湖滨延伸 20 多公里,是从乌鲁木齐往来伊犁的必经之路。东南岸边有清代设置的军台驿站——三台,因此,湖名又俗称“三台海子”。旧日的驿站,早已难觅踪迹,如今,沿湖公路旁,新建了许多餐饮、住宿等旅游设施,还见到游艇码头,颇有在此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的架势。

我们下榻处,安排在湖西南岸边一度假村里。下公路左拐向西沿湖滨土路开进去 5 公里左右,草场斜坡上建有几排红顶的木屋便是。系由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旅游局开设,有大小木屋数幢,大型蒙古包式餐厅两座,厕所亦是一小木屋,偏于一角,可同时供男女各一人“洗手”。

午饭是在大蒙古包内吃“纳仁”,即手抓羊肉加捞面条,据导游手册介绍,这是哈萨克族的一种饭食,不过服务小姐的确是蒙古族。

午饭后,我们从蒙古包出来,准备回小木屋的房间休息一会儿,正顺着斜坡的台阶往下走,突然见到一群骆驼沿湖滨拥来,我们赶忙向度假村大门口奔去,一边跑一边掏相机、对镜头……可惜驼群已经走过,只拍到了几张背影。过去以为骆驼都生活在戈壁沙漠上,不想在这山清水秀、草木茂盛的地方,却见到了这样大的驼群。

整个下午,我们都在湖边、草地、花丛中,尽情倘样,一个个都象孩子般天真、兴奋……

第九天 ( 2002 年 6 月 4 日)

一夜大雨倾盆,电闪雷鸣,我们住的小木屋多处漏雨,半夜起来挪床,木床沉得拉不动,只好掉过头来睡,几乎彻夜未眠。都知道新疆是极干旱的地区,可是听说赛里木的夏季,几乎天天晚上下大雨,也许,这正是赛里木湖水的重要来源。

清早,天刚现鱼肚白,我们就抓紧时间去湖滨拍照。出去以后才发现,我们的团友们早就在湖边支起了三脚架,等着日出呢。因为东方云厚,没能拍到“日出”,但染上朝晖的雪山,还颇有气势。

拍了几张自己还满意的照片,有:“日出前的赛里木”,一片寂静,羊群还在圈里酣睡;偶然抓拍到一张“羊吃牛奶”的有趣镜头;还有一张是趴在雨后的草地上,弄湿了全身才拍到的“雪山下的野花”。

早饭后,我们一行离开赛里木,踏上了归程。北京时间 10 点半发车东行,沿湖滨公路绕行约半小时,过三台后,即向东一路大下坡,经四台,过五台,方进入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下午 1 点过精河县,3 点半在乌苏县城外公路旁午饭,过奎屯河后,随即上乌奎高速公路,一路小雨,下午 7 点抵乌鲁木齐市区。至此,结束了这次令人难忘的天山旅游。

这次九天的摄影旅游,三度翻越天山,沿途经过 22 个县市,住宿 7 处,几乎一天换一个地方,行色匆匆。但是,天山南北的美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我们只接触到很少的一部分。一年后的今天,依然让我们回味无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