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格局生变格兰仕直线穿越渐变三甲
今年空调业,最大的变化在于格兰仕的全面爆发,引领行业的发展走势和竞争热点。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从2009空调冷年启动至今,格兰仕便发起了千元空调机、能效起义、二级能效五级价等系列战役,频频打出直线穿越球引发空调行业格局的变化。相对应的是,今年以来,其他品牌在系列新政和高价库存形成的动荡格局下,更多的是犹豫不决,片面追求低能效空调利益最大化。
行业观察家指出,判断一家是否属于一线企业,除了销售规模外,对环境变化的应变决策能力、快速行动能力以及社会责任心同样不可或缺。
逆市增长 格兰仕撼动空调三甲格局
众所周知, 2009年空调冷冻年度刚好跨越整个金融危机肆意蔓延的阶段,国内空调业遭遇庞大的库存压力、能效升级压力、金融危机等冲击。同时,也面临天气持续高温、家电下乡、高能效补贴等多项包括国家惠民政策的空前机遇。
然而,乱世出英雄,来自中怡康的市场零售监测报告显示,2009冷年,格兰仕取得了市场销量增长率第一的好成绩。其中在第二季度销量更逆市成长,4月销量同比增长56.37%,5月同比增长85.60%,6月同比增长178.34%。而在同期发布的消费者关注度报告里,格兰仕也首度以4.2%的关注度进入第四名,开始直接威胁格力、美的与海尔长久以来三分天下的局面。
昨天,格兰仕空调整机公司总经理韩伟告诉记者,在这个空调冷冻年度,格兰仕内销突破100万套,同比增长125%。这是10年来最好的业绩,成为行业增长最快的品牌。大部分地区的销售规模,同比增长2倍以上,如河南、江苏、浙江;有的地区增长500%以上,例如北京。中怡康占有率连月持续翻番,全国大部分卖场销售占比大幅度提升,很多地区已经进入三甲之列,网点开拓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与此同时,家电协会理事长霍杜芳表示,空调产值为141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9%,产量为4532万台,同比下降20%。空调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为1516万台和31.13亿美元,同比各下跌33.8%和33.1%。
直线穿越 格兰仕果断出手打开局面
此前不久,格兰仕经销商年会传出冲击三甲的目标。
对此目标,格兰仕空调板块总经理韩伟认为这是厚积薄发的自然结果。“格兰仕空调这些年来一直在积累,我们的营销团队、研发团队、制造团队一直在追求性价比最高这一终极目标。我们所欠缺的是一个历史机会”。
幸运的是,历史给了格兰仕两个机会——空调市场原材料巨幅波动和空调能效升级。当机会出现时,韩伟立即选择了积极进攻,成功的于去年打出一系列直线穿越球。当空调市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时,格兰仕立即推出999元的全国最低价挂机;而当国家先后推出各项补贴政策大力倡导节能时,格兰仕果断将自己的产品方向定位于“高能效低价格”。在国家节能惠民政策推行之初,格兰仕已经全面淘汰低能效产品,近200款高能效空调以“二级能效,五级价格”的经营模式一举打破了空调市场“高能效=高价位”的传统理念,从而迅速打开市场占得先机。
在格兰仕毫不犹豫的选择跟随国家政策的同时,众多品牌选择了犹豫。“能效升级”是2009冷年空调市场出现最多的关键词,但2009年的空调市场仍然是4、5级低能效空调的天下。国家相关政府部门的目标是希望今年节能空调达到30%的市场份额,但因为空调能效新国标一直未出台,国家政策也就未明确禁止生产销售低能效空调。而4、5级产品所拥有的先天的价格优势,使其成为最容易“上量”的产品,于是一部分空调厂家出现了“逆市”大量生产4、5级产品以大规模抢市的现象,也就是说只要空调能效新国标一天不出台,低能效空调就会一直大行其道。
专注空调 格兰仕打造空调新龙头
对此,长期跟踪市场的业内人士分析,金融危机创造了新军打破传统格局的大机会,企业自身战略以及操盘团队撕开了传统格局裂变的口子。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开始的这个空调年度,很多企业的迷茫给其他品牌带来了机会。
今年老王牌军格力等或者自身或者受客户前年,纷纷面临卷资门、改门庭、能校门等,无法专注市场竞争,而格兰仕等新锐势力却越来越成熟、专业和专注。
正因为专注,凭借多年的外销经验,他们率先闻到了低碳经济的味道,当格力、美的、沉迷于推广变频机时,格兰仕等新锐品牌则快速甩掉高能耗机型,以1、2级高能效机型迅速上位,并凭借一向擅长的价值战,刺激得销量一路攀升。
韩伟介绍,让格兰仕高效节能空调以最实惠的价格走进中国每一个城乡市场。“我们要将去年的价格击穿,跟商家一起深度配合,不做跑步机原地踏步,要做直升机,迅速的提升高度和市场,共同创造的商机,做空调企业的强者。”
中国家电协会副秘书长徐东生介绍,格兰仕向高能效转型比较快,去年8月份就停产低能,甩掉了低能效包袱,营销中呼应了国家的政策,因此格兰仕空调在2009年全行业整体不好的情况下,还有大幅度的增长。
更值得关注的是,格兰仕空调向来执行空降兵战略,能打仗的就是好将领,目前率领格兰仕空调业的是行业内最优前途、最专业、最出类拔萃的操盘手韩伟以及其经营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