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实施的重农政策和其它一系列的农业措施,对当时和元朝的统治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作用。 在忽必烈统治时期,忽必烈所实施的农业政策给元朝的军队的补给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充分了元朝的军队资源,使得元朝的军队
忽必烈的统治:蒙汉政策 忽必烈推行一种二元政策,该政策的方位是取决于人们把忽必烈看成(或者他自认为)是成吉思汗的继承者大汗呢,还是把他看成中国19个王朝的继承者、天子呢。从蒙古人的观点来看,他在原则上
商鞅变法时“开阡陌废井田”废除了井田制,建立了土地私有制度,将国家土地私有化,而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采用的是均田制度,将土地收归国有 商鞅变法中规定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而均田制的实质是限制土
忽必烈有何作为?忽必烈(元世祖)(kublaikhan)1215年—1294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哥汗(宪宗)弟,蒙古族。名字全称孛儿只斤·忽必烈,讳名呼必赉,睿宗第四子,蒙古族,拖雷正妻唆鲁禾帖尼的第
就《大禹治水》来说,我个人认为他舍家为国的精神就是对后世最大的影响。使得现在的很多人都有一种可以为国为家牺牲一切的精神。就新中国的成立就足已说明了。要是没有人民子弟兵的奋勇杀敌,何来今日中国?而其的精
忽必烈希望人们既把他看做蒙古人合法的众汗之汗(即大汗),又把他看做合法的中国皇帝。虽然在13世纪60年代初他已经相当认同中国了,但是他仍然一度声称自己拥有统治全世界的权力。他希望人们承认他是蒙古帝国所
节选自重庆出版社近期新书《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作者莫里斯?罗沙比(Morris Rossabi) 忽必烈向高丽人提出的或许是最苛烦的要求,是协助他与日本建立联系。在长达四个世纪的历史时期内,日本岛
历史 1260年即位,在位35年世祖忽必烈,姓奇渥温,父拖雷,蒙哥的弟弟。1260年即位,1279年,灭南宋,定都大都。改国号“元”。死于1
历史对忽必烈而言,李璮事件的发生表明,自金末以来尽专中原兵民之权的大小世侯,无疑是新王朝有效地巩固和强化自身统治的极大障碍。虽然公开称叛的只有李璮和个别响应者,但曾与李璮互相交通、非议朝政的诸侯为
历史蒙哥原来的部署,是以忽必烈镇中原并统兵专征南宋,旭烈兀镇西城并统兵专征木刺夷、哈里发等国。派两个亲弟分别控制帝国的两翼,显然是为了确保全国权力掌握在拖雷家族手里,巩固其从窝阔台家族夺取来的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