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显学 的背后沈垚西北史地学述论清道光年间的西北史地研究被后人称之为一时之显学。显学的征象是一批批名显于世的学者出现、一部部成就斐然的著作问世。当时显学名家中徐松、张穆、魏源与龚自珍等人最为后世所关注,但于当时显学形成卓有贡献的江南...查看完整版>>
显学 的背后沈垚西北史地学述论
02.
二十年来晚清西北史地学研究之评述在中国历史的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约以长城为界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冲突不绝于史,从先秦的北狄、秦汉的匈奴到魏晋南北朝时的“五胡”,隋唐时北方屡有边患,到了北方的辽金曾使宋代失却了半壁的江山,中国封建社会...查看完整版>>
二十年来晚清西北史地学研究之评述
03.
17世纪末西北边疆局势述论十七世纪末,西北边疆局势错综复杂。从十七世纪中叶至十八世纪六十年代,清政府为解决西北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问题,前后历时一个世纪,其间经历了多次大战,如若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乌兰布通之战算起,至乾隆二十...查看完整版>>
17世纪末西北边疆局势述论
04.
清代的西北边疆史地学有清一代,尤其是道咸以降直至近代以来,外患纷纭,国土日蹙,边疆地区成为与中华民族兴亡安危休戚相关的焦点。其中,西北边疆地区由于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民族成分的复杂性,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以及地形气候的特殊...查看完整版>>
清代的西北边疆史地学
05.
清代西北舆地学清代西北舆地学,是十八世纪期间,研究新疆地理的一个学派,随着国内*形势和学术导向的发展,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大到青海、西藏和蒙古,最后与蒙元史研究合流,蒙元史研究成为这一研究的主流,形成清代后期一大学术...查看完整版>>
清代西北舆地学
06.
建国初期北京取缔一贯道工作述论会道门是以下层民众为主、以信仰形式为手段结成的封建结社性组织。民国年间,由于政局不定,社会长期动荡不安,以一贯道为代表的会道门在合适的社会土壤滋养下一度泛滥全国。如北京丰台地区在1940年前后传入一贯道、...查看完整版>>
建国初期北京取缔一贯道工作述论
07.
清末新疆新政述论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后,由于清政府的重视,有关督抚大员的切实整顿,新疆各方面都有了比较大的进步。府厅州县的相继设置,使清政府加强了行政方面的管理。采取新的屯垦制,设立蚕桑局,促进了农业和手工...查看完整版>>
清末新疆新政述论
08.
晚清论驳上谕风潮述论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帝王的谕旨神圣不可违逆,大小臣僚皆须伏首禀遵,即使被革职治罪,甚至砍头处斩,亦必得叩头谢恩。但中国近代却多次发生臣下批评帝王行政失误,议论上谕是非的事件,形成一股前所未有的论驳上...查看完整版>>
晚清论驳上谕风潮述论
09.
清末西藏新政述论清末西藏实施新政是西藏走向近代化的开端,对维护清政府在西藏的主权具有重要意义。从20世纪80年代起,史学界开始关注清末西藏新政问题,时至今日,发表的文章不过数篇,涉及到清末西藏新政主要内容及失败原因,清末...查看完整版>>
清末西藏新政述论
10.
清民国时期西藏蝗灾及治蝗述论相当长的时间以来,热心于中国蝗史研究的历史学者一直把目光集中在内地,蒐集史料,探赜索隐,初步勾画出历史时期我国内地蝗灾和治蝗的基本脉络。然而,对边疆地区却重视不够,少有关注,尤其是雪域高原──西藏的蝗...查看完整版>>
清民国时期西藏蝗灾及治蝗述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