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甲午战争前后,远东国际关系的主轴是帝国主义争夺远东霸权,具体说,就是正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西方列强争夺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的朝鲜和中国。日清甲午战争便发生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之中。一、俄日矛盾...查看完整版>>
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
02.
揭秘:甲午战争时 英远东舰队险些进攻日本 5fce7fd3be.jpg (63.23 KB) 2009-6-25 09:05...查看完整版>>
揭秘:甲午战争时 英远东舰队险些进攻日本
03.
李鸿章和甲午战争前后的铁路建设今年是甲午战争一百周年(1894-1994),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一件大事。本文拟以李鸿章和甲午战争前后的铁路建设为主线,兼及洋务运动是否因为甲午战争之败而破产的问题进行探讨,不当之处...查看完整版>>
李鸿章和甲午战争前后的铁路建设
04.
宗藩*的瓦解及其对远东国际关系的影响明清以来,乃至更早以前,中国同周边的大多数国家一直维持着一种特殊的*关系,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宗藩关系,或称藩属关系。有时也叫朝贡关系,或朝贡制度。宗藩*无论是作为一种国际关系,还是作为一种*制度早已...查看完整版>>
宗藩*的瓦解及其对远东国际关系的影响
05.
实拍甲午战争大决战1894-1895年,营口,中国守军。1894年,营口,为保护欧美人员的美英军舰的官兵。1895年,(营口),三个日本兵。1895年,牛庄,卫队。1895年,牛庄,日军在俱乐部外集合。1894年,牛庄(或营口),拆毁船坞。1895年,田庄...查看完整版>>
实拍甲午战争大决战
06.
日随军摄影师拍甲午战争:一个衰败的满清[组图]...查看完整版>>
日随军摄影师拍甲午战争:一个衰败的满清[组图]
07.
李鸿章与中日甲午战争1中国与朝鲜唇齿相依,亲如一家,宗藩关系已经有数百年之久。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举国上下以“大陆政策”为国策,千方百计要夺取朝鲜、台湾,进而侵略中国大陆。俄国则坚决贯彻其“亚...查看完整版>>
李鸿章与中日甲午战争
08.
甲午战争与灾荒1895年3月2日,当中日甲午战争的炮火尚未完全停息,李鸿章即将以清政府全权代表的身份赴日议和的前夕,一位名叫钟德祥的御史上了这样一个奏折:“顷闻奉天锦州一带地方,上年荒歉异常,加以倭贼所至搜掠,土匪...查看完整版>>
甲午战争与灾荒
09.
甲午战争期间的社会舆论1894至1895年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以清政府失败而告终,结果签订了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清政府在战争中的惨败和空前的丧权辱国,给朝野上下,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和影响。还在战争爆发之前,以及战...查看完整版>>
甲午战争期间的社会舆论
10.
甲午战争时期主战官僚心理探析甲午战争时期,中国朝野上下,主战之声回荡不息,但就主战的心理基础而言,朝野不同官民有异。本文以管见所及,仅对清朝官僚的主战心理作点论述,欠妥之处,敬请大家匡正。笔者以为,从心理变化的视角看,官僚主战可...查看完整版>>
甲午战争时期主战官僚心理探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