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笔者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五华县狮雄山建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经过近一年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发现,狮雄山遗址考古填补南越国早期历史空白。 笔者跟随80多岁的著名考古专家麦英豪、暨南大学历
3000多年前,在水草丰美的和静县莫呼查汗乌孙沟,生活着一个氏族部落,他们放牧,用牲畜和毛纺织品和其他部落交换陶器和铜器;他们信奉神灵,喜欢用铜饰显示自己的富有……近期,考古工作队对莫呼查汗水库施工区
2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消息称,该所在日前完成的云南永胜县堆子遗址考古挖掘中,共揭露房屋基址18座、墓葬140座,并出土大量遗物。考古成果对云南金沙江流域早期人类活动研究及考古学文化序列问题具有
图为考古专家在现场发掘。周勇军 摄 今天下午,考古专家对常德市南坪汉代土墩墓3号封土墩24号墓的挖掘基本结束。根据目前对古墓群的定位和发掘情况,省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表示,如此修筑方法和规模
记者23日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在河南省新郑市首次发现战国晚期韩王陵,填补了韩王陵的考古空白,在我国陵墓考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入选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5项入围名单。 发现
因当涂县314省道改建工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马鞍山市和当涂县文物部门于7月10日~9月20日对马鞍山市陶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800平方米,发现战国时期土墩墓一座,出土陶器、原始瓷器等
细小支石上的巨大石块(来源:郑州晚报) 新发现的具茨山巨石阵,以这种支石类和叠石类为主。(来源:郑州晚报) 7月6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北京大学新郑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组近日在规
南越国宫署遗址内发现的大型南汉宫殿遗址 7月15日,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处公布,近日考古人员在南越国宫署遗址内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五代南汉国时期的一处大型宫殿遗址,该处宫殿基台高大,
图一、彩陶人面鱼纹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图二、彩陶瓮(半山类型) 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一系列5000—6000年前的城址和文字、铜器等“文明”史迹不断被揭示,给传统“中原三代中心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西安古城墙的立体断面剖析图 西安古城墙历经沧桑,雄峙千余年,包含了多少历史的秘密?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古建设计研究所为配合保护唐长安城含光门遗址,在修建穿越城墙道路工程时,对此处暴露的南城墙断面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