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画记载的契丹文明 一个消失的王朝、一段沉睡的历史,一个远逝的民族,契丹,像他们的文字那样神秘而遥远。 “天书”之谜 1922年6月
正在中国访问的北韩国防委员长金正日29日0时左右抵达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并逗留了一天。哈尔滨当地消息人士29日透露说:“金正日午夜时分抵达哈尔滨,参观了开发区工农业设施、松花江太阳岛公园和前主席金日
中国人自古有在金秋时节阅兵的习惯,名为“秋操”。一来,金秋能给军队后勤提供充足的粮秣;二来,战马到秋天长得膘肥体壮的,正是拉出来检阅和作战的时候。当年,清政府选定在河南彰德府 (今河南安阳)检阅新式
金朝从丝绸之路往来的商人口中听说,在万里之外的天山南北,居然还存在着一支辽朝的军队,便决心斩草除根。 1131年,金朝派遣大军北攻可敦城。结果,一头扎入了大漠戈壁之中,在漫天的风沙中苦苦挣扎,待抵达可
在大辽帝国生死存亡之时,一位契丹贵族将领,在历史的舞台上闪亮登场了,他就是耶律大石。风沙弥漫中,他驰骋在西域的万里河山,挑起了契丹复国的重任,创造了西辽帝国的强盛,使得契丹人的王朝在辽国灭亡后又延续了
中亚帖木儿王朝(1370-1506年)是明朝与之交往频繁的西域大国,它与明朝之间的贡赐贸易,是两国能够维持长期往来的根本原因。国内学术界对此关注不多,国外如美国学者罗萨比等人虽有所研究,尚欠深入。本文
第一,中国是农业社会,农业是基础,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统治者如何对待农民,成为一个王朝成败的关键。王朝之兴,往往在比较正确地对待农民;王朝之亡,必然是不正确地、错误地对待农民。 一个
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是借“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的皇帝。按照习惯,宋太祖应该传位给他儿子,可是他的弟弟赵匡义有野心,趁着宋太祖生病的机会逼迫赵匡胤,两人吵起来。吵些什么,外
认为农民起义只有破坏作用的观点不公正,第一,农民如果还能勉强维持生活,不会造反;统治者的镇压并不比起义者更“仁慈”;只有农民起义的冲击,才能。 -王朝末期为政苛暴,
这些王朝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兴盛,建国以后发展开拓,过一段时间以后开始停滞,发展不起来了。再过一段以后开始衰落灭亡,被新王朝取代。 -历史上王朝此亡彼兴,像走马灯一样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