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东华山求签习俗初探求签,或作求仟,是我国民间信仰民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盛行求签之俗,各地方志书中亦多有记载。如:“今神话中以诗为签语,谓之‘签诗’。祷者得之,以卜休咎。签以竹制,贮之以筒,置诸神案。每一竹签...查看完整版>>
东华山求签习俗初探
02.
为抗战捐款:1937年四川“救国公债”发行初探为抗战募捐的中国妇女 随着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一声炮响,中国的全面抗日战争揭开了序幕。全国各地民众群情激愤,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而地处国民政府统治后方的四川人民不甘落后,纷纷慷慨解囊。他们以实际行...查看完整版>>
为抗战捐款:1937年四川“救国公债”发行初探
03.
晚清新政时期中央与各省关系初探一、19世纪50-60年代中央集权体制危机和洋务新政的发生中国自秦以后就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到清代,中央集权体制已形成“内外相维”的结构模式,即所谓“部臣守经”、“疆吏达权”(p1296),内...查看完整版>>
晚清新政时期中央与各省关系初探
04.
清代遂宁张氏家族诗人初探遂宁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左潆,船山右峙,水陆交冲,沃野平畴,山川洒落,人物阜繁,历为郡、州、府、县、专区、市治地,为蜀中历史文化名城,号称“剑南大镇”、“东蜀之都会”。清代遂宁张氏,号称“诗人世家”...查看完整版>>
清代遂宁张氏家族诗人初探
05.
晚清新政社会教育及其影响初探一、晚清新政改革与社会教育勃兴 1900年八国联军打到了北京,中华民族接受了来自外部世界的最残酷的挑战,最高统治者们终于被迫走上了改革之路。无论新政多么被动,其改革都反映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扼杀戊戌变法的刽...查看完整版>>
晚清新政社会教育及其影响初探
06.
清代江南瘟疫对人口之影响初探直接导致瘟疫的致病微生物,如病毒、细菌、原虫和蠕虫等,乃是自然界生物链中的不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也是影响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因子。自人类的形成开始,它便无时无刻不在关系着人类的成长,美国著名的世界史家麦...查看完整版>>
清代江南瘟疫对人口之影响初探
07.
晚清宝星制度初探宝星又名勋章〔1〕,原是清政府对有功洋人的一种奖赏,后来发展成一个制度,并由洋人推及国人。研究晚清宝星制度的形成和演变,有助于揭示外聘人才在推进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有利于中国对外交往史研究的深入,故笔者...查看完整版>>
晚清宝星制度初探
08.
乾隆时期巴尔蒂斯坦(小西藏)与清朝关系初探巴尔蒂斯坦(小西藏)是一个与我国山水相连,但我们知之极少的地区。该地与我国的往来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时候,中间有很长一段时间缺乏记载,到清朝乾隆时期,该地同我国又有一段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偶然的机会,笔者接...查看完整版>>
乾隆时期巴尔蒂斯坦(小西藏)与清朝关系初探
09.
戊戌维新派 腹地自立 维新方略初探所谓“维新方略”,是指以康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戊戌时期为推动维新变法运动而采取的*手段及策略。从1895年发动“公车上书”,到1898年“戊戌政变”爆发,短短的3年间,维新派先后采取了:上书皇帝,打动圣衷...查看完整版>>
戊戌维新派 腹地自立 维新方略初探
10.
那彦成治理教门初探——以嘉庆十八年天理教起义为个案爆发于嘉庆元年(1796年)的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在乾隆帝一味“严惩”的政策下,非但未能如愿迅速剿灭“教匪”,反而越剿越多,愈扑愈旺。嘉庆四年,嘉庆帝掌握实权后,实行“坚壁清野”和“剿抚兼施”的策略,严惩...查看完整版>>
那彦成治理教门初探——以嘉庆十八年天理教起义为个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