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苏联JS-3“约瑟夫•斯大林”3重型坦克
提到苏联JS-3“约瑟夫?斯大林”3(俄文译名为ИC-3)重型坦克很多人会在脑海中浮现出它的形象:骇人的122毫米口径的火炮;影响俄国坦克至今的龟壳形铸造炮塔;以及独特的箭簇状车体正面装甲。作为一款在战车史上划时代的坦克,它给太多的人――从观看过柏林胜利阅兵式的西方将领到现代普通的军事爱好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但在西方军史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1945年4月13日,苏军解放维也纳的战斗打响,德军在弗洛伊德大桥阻击战中仅凭一辆“黑豹”就击毁了一辆JS-3重型坦克!这一战例甚至被美国装甲兵刊物《装甲》奉为坦克兵必修的经典战例,在我国军迷中更是影响甚广。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JS-3中型坦克在弗洛伊德大桥阻击战中真的被“黑豹”坦克击毁过吗?本人认为值得商榷,现分析如下:
矛盾的时间
1944年早春,德国“虎王”重型坦克出现于苏德战场,让苏军倍感压力。为了有效克制“虎王”,苏联决定研制新型重型坦克和对现有重型坦克进行改进,这就是JS-3与JS-2M重型坦克的由来。1944年夏秋之交,JS-3开始测试,1945年1月,JS-3开始批量生产。1945年3月,JS-3开始装备红军第2集团军第71重型坦克旅。
在了解了JS-3的发展史后,我们再来看一下“黑豹”击毁JS-3的战例。按照西方军史的记载,这次被称为“弗洛伊德大桥阻击战”的战例发生于1945年4月13日。而前面已经说过JS-3直到l945年3月才装备部队。在这里,我们分析一下时间的可能性。
苏军当时运输只可能用陆路运输。JS-3的速度比不上火车,也没有人会让坦克千里迢迢的从后方自行赶到战场,白白浪费燃料、磨损装备与疲劳人员。因此JS-3就只有靠铁路运输了。JS-3的战斗全重高达46.5吨,这在二战苏军坦克中已经是相当重的了。首批装备JS-3的苏军部队是第71近卫重型坦克旅,从番号中可以看出,这支部队是一支近卫独立重型坦克旅(请读者们注意,这是一条重要线索,稍后笔者还要就这一点进行更详细的分析)。而当时的火车性能显然不能与现在的火车性能相提并论。对于蒸汽机车而言,要运送一个旅的JS-2、JS-3及其弹药、燃料、人员决非易事,其消耗的燃料是惊人的。而卫国战争期间苏联的工矿企业受损严重,这不可能不影响到苏联军列的运输能力。东欧的铁路运输能力本不如西欧发达,而德军撤退时又摧毁了能被苏军利用的铁路网。这意味着苏军必须边建设边运输。即便没有被德军破坏的路段,也要考虑到德国的窄轨铁路与苏联的宽轨铁路的衔接、更换与兼容问题。因此,即便苏军不顾燃料耗费与机车磨损让运输JS-2、JS-3的军列“全速前进”,但苏军工兵与铁道兵构筑的基础设施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同时,苏军铁路并不是为JS-2、JS-3服务的,甚至也不只是为坦克部队服务的,它还要负责运送陆军其他部队甚至空军部队的人员、辎重等,而当时苏军的规模是极为庞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