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88处古迹申“国保” 申报第六批全国重点
经专家评审,我省日前正式向国家有关部门推荐88处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单位申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国务院先后于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和2001年核定公布了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达1271处,包括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以及石刻等文物。正在进行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对象主要是已经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目前尚不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被推荐单位本身至少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有重大学术价值、保存较完好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和古人类及相关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出土地点;帝王陵寝;明中期以前的木结构建筑;宋代以前的砖石结构建筑;明清时期的优秀建筑(群)及具有典型特征的古代民居和民族建筑(群);大型石窟及重要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特殊品类的稀有文物。
据了解,我省现有各类文物点35750处,其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89处(在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评选时,我省共有34处文物单位获得称号),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6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90处。全省现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32个,馆藏文物90万件(组),其中珍贵文物5万余件(组),一级文物3709件(组),国宝123件(组)。日前,省文物局组织专家评审决定,推荐88处文物单位(名单附后)申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古遗迹20处,古墓葬5处,古建筑45处,石窟寺及石刻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11处。据悉,最终评选结果将于明年揭晓。&附名单:
古遗迹20处:西峪宫殿遗址(周至县)、佛坪厅故城(周至县)、锡水洞遗址(蓝田县)、陈炉瓷窑遗址(铜川市区)、北首领遗址(宝鸡市金台区)、凤凰山遗址(即周公庙遗址,岐山县)、法门寺遗址(扶风县)、杨家村遗址(眉县)、横阵遗址(华阴市)、石摞摞山遗址(佳县)、麟州故城(神木县)、石峁遗址(神木县)、李家崖城址(清涧县)、杨家坟山遗址(黄龙县)、秦直道遗址(淳化、旬邑等县)、龙岗寺遗址(南郑县)、李家村遗址(西乡县)、东龙山遗址(商州市)、古邰国遗址(杨凌、扶风县)、宫遗址(铜川市耀州区);
古墓葬5处:明秦藩王墓地(长安区)、秦东陵(临潼区)、寇准墓(渭南市临渭区)、张骞墓(城固县)及柳公权、柳公绰墓(铜川市耀州区);
古建筑45处:圣寿寺塔(长安区)、华严寺塔(长安区)、三阳寺塔(高陵县)、东岳庙(西安市区)、户县钟楼、大秦寺塔(周至县)、神德寺塔(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故里(铜川市耀州区)、药王山庙(铜川市耀州区)、扶风城隍庙、周公庙(岐山县)、太平寺塔(岐山县)、孟店民宅(三原县)、武陵寺塔(永寿县)、咸阳文庙、法王庙(韩城市)、玉皇后土庙(韩城市)、柳枝关帝庙(韩城市)、弥陀寺(韩城市)、孝义关帝庙(韩城市)、九郎庙(韩城市)、北营庙(韩城市)、东营庙(韩城市)、庆善寺大佛殿(韩城市)、吉灿升故居(韩城市)、丰图义仓(大荔县)、精进寺塔(澄城县)、寿圣寺塔(合阳县)、玄武庙青石殿(合阳县)、庆安寺塔(渭南市临渭区)、慧照寺塔(渭南市临渭区)、姜氏民宅(米脂县)、盘龙山古建群(米脂县)、吴堡石城、榆林城墙、开元寺塔(富县)、柏山寺塔(富县)、五门堰(城固县)、张良庙(留坝县)、武侯祠(勉县)、洛南文庙、骡帮会馆(山阳县)、船帮会馆(丹凤县)、黄州会馆(旬阳县)、旬阳文庙;
石窟寺及石刻7处:福地石窟(宜君县)、九成宫醴泉铭碑(麟游县)、杨珣碑(扶风县)、红石峡摩崖石刻(榆林榆阳区)、石泓寺石窟(富县)、万安禅院石窟(黄陵县)、灵岩寺石刻(略阳县);
近现代重要史迹11处:易俗社剧场(西安市区)、照金革命旧址(铜川市耀州区)、安吴青训班旧址(泾阳县)、渭华起义旧址(华县)、南泥湾革命旧址(延安市宝塔区)、清凉山新闻出版部门旧址(延安市宝塔区)、中共中央党校旧址(延安市宝塔区)、陕甘宁边区银行旧址(延安市宝塔区)、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延安市宝塔区)、保安革命旧址(志丹县)、吴旗革命旧址。
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