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时的雷公——共和 F-105“雷公”(23)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第 4 战术战斗机联队在泰国

Takhli 基地

直到 1966 年,美国政府都拒绝空军在泰国以外使用 F-105 的要求,而实际上 F-105

非常的忙碌。1964 年 12 月上旬,她们是滚桶行动的主力。滚桶行动的目标只是支持老挝皇家军队与北越军队已经老挝游击队的作战。

这逐渐升温为一场更大规模的空中战役。1965 年 2 月 7

日,由于越共游击队攻击了南越的一个美军营地,林登约翰逊总统批准了打击北越的烈火行动。行动由美国海军、美国空军以及南越空军执行,2 月 8 日,F-105

开始了她们第一次对北越的空中突击。越共的回应是更多的对美国在南越的目标进行袭击,美国则是更多的轰炸。

事态逐渐升级成为一场长期对北越的空中打击行动——“滚雷”行动。在 1965 年 3 月 2

日,进行了第一波的攻击。“滚雷”行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时任国防部长马克纳马拉的主意,其目标是给北越一系列的有克制的打击,迫使其回到谈判桌边。3 月 2

日的行动表明没有多少可能是可以支持实现这个目标的,3 架 F-105 与 2 架护航的

F-100 被击落,4

名飞行员死亡,1 名被俘。北越似乎没有被空袭所左右,惨重的损失表明,他们对此是有所准备的。

滚雷行动中,F-105 成为 USAF

的主力打击战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为常规轰炸力量的骨干,空军不想冒损失

B-52

的风险。而更加具有讽刺意味的时,B-52 被大量用于战术打击任务,特别是对胡志明小道的轰炸。F-105

则成了早期空中作战中的打击重锤。飞行员通常喜欢大而坚固、功能强大的战机,给了她“铅雪橇”、“超级猪”、“铁蝴蝶”等绰号,最出名的是“轰的一声”。最起码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糟糕的战绩,当她坠入丛林之中,为她赢得了这些恶名——不过共和的工程师们在加班加点的修正一些挥之不去的缺陷。缺乏备用液压系统的问题一直没有完全得到解决,不过很快“轰的一声”的绰号成了形容飞机坚固、耐用抗打击的形容词了。F-105D

可以在遍体鳞伤的情况下回到基地,1966 年,一架 F-105 曾经被高射炮打掉了 1.2m 的机翼仍旧艰难的返回了基地。

第一页    上一页    第23页/共42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