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JSF 计划看美国国防工业体制的演变(9)
在 JSF
计划中,之所以盛邀英国参与研制,一方面自然是为了降低自身的研制费用,为盟友间的技术合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契机和环境;另一方面,也正体现了作为目前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在高精尖军事技术研制领域,也开始探索走国际合作的道路,这对于向来一切自主自大,对高精尖技术防泄如防火的美国而言,是难能可贵的,对其国防工业发展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意义非常深远的。
二是,在不冒加速武器扩散和丧失美国技术优势的风险的前提下,五角大楼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到合适的武器部件(前提是这种部件的技术水平已超过主承包商的相关技术)。
从“现货采购”商业武器部件、鼓励军民两用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与生产活动一体化到最终转化为商品的全过程,可以因此而拥有两项巨大的优势:武器装备具有更先进的电子设备、通讯系统和综合性能;国防工业基础将更少依赖于政府合同,削弱军事优势的政治分红也可以得到相应减少。但是,随着商业武器部件的增多,有可能使尖端武器或者相关技术加快扩散,而这些武器和技术是美国安全战略的核心,因此,在严密监管武器转让和武器部件的商业贸易之间,二者兼顾也同样是五角大楼唯一的选择。
尽管 JSF
计划中,英国作为美国在欧洲的重要盟友,参加了计划的部分研制工作,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其中的技术监控和管理必然是相当严密的;而作为有极大出口市场的该型飞机,在将来的出口贸易中,这种严密的监控和管理必将一直持续下去。
三是,对于美国的国防工业而言,通过允许更快地向更多的用户出口尖端武器的方式来大幅度降低武器成本的做法是否可行。
由于经济原因而促进武器的自由出口,会显著降低在世界其他地方发生冲突的风险,但这种风险也同样可能祸及美国。它会加速产生以高昂的投资发展下一代武器的压力,也就是说,美国将陷入因由自己的尖端武器装备或技术的扩散而激发的一场与自己进行的军备竞赛。而根据美国总统顾问委员会提交的《关于武器扩散政策的报告》,在武器出售政策中并没有考虑过经济因素。尽管90年代美国在武器出口中碰到其盟国的激烈竞争,它还是及时地与它们开始认真地讨论武器出口控制。
JSF 计划中,将来用于出口的生产型飞机的预算数量是相当庞大的,它们的存在是显著减低单机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F-16
系列飞机成功的外销经验告诉我们,从三十年内美国不会再装备新型战斗机的现状以及世界各国也没有研制类似战斗机的计划的局面来看,JSF 的外销势头绝对不会逊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