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109/Me-109 战斗机(5)
比赛开始了,Bf 108 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虽然跟在波兰的 RWD-9s(1932 年冠军)和本国的 Fieseler Fi
97 后面登台亮相,但以它的高速博得全场掌声,也给看台上的空军官员留下了良好印象,他们大多不清楚梅塞施密特和米尔希的恩怨,加上前面说的几家战斗机厂商老是抱怨时间紧迫,工作负载太大,更加上戈林的关心,1935 年 RLM 终于同意由 BFW 提供 3 架原型机,作为新战斗机的候选。但派来的代表同时传达了米尔希的口讯:只是验证技术的原型机而已,别指望任何生产订单。
梅塞施密特博士此刻面临着一个抉择:不管米尔希的威胁,用大量时间物力研制新飞机,但即便成功设计方案也可能被锁进抽屉永不录用;要么干脆歇手,接受但泽大学的邀请去当个教授,从此不再踏进设计室和厂房。我们都知道他是怎么决定的,博士和他的小组带着德国人的耿直和刻板,铺开了空白的图纸。

新方案是以 Bf 108 为蓝本的,下单翼,可收放后三点起落架,铰链连接的座舱盖。其实这项工作早在 1934 年 2 月已经开始了,1935 年 8 月就完成第一架样机,地面试车在奥格斯堡进行,新发动机还没有完成,暂时用罗尔斯罗伊斯的 Kestrel
V12 液冷发动机,起飞功率 695hp,同时竞标的亨克尔 He112 也是用的这种发动机。这里有个小插曲,当时游逛的民间人士恩斯特·乌德特来参观竞技机,对旁边的新飞机打量了一眼后断言:这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