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龙式(Ki-45)战斗机的开发史(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937 年 3 月,根据这个方针,日本陆军要求中岛、川崎、三菱公司分别用 Ki-37、Ki-38、Ki-39

的代号开发“用于制空、掩护和对地攻击”的双座战斗机兼攻击机。

进入具体工作之后,三菱以缺乏技术人员为理由退出,中岛最后也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川崎公司以工程师井町勇领导的班子进行设计工作,1937年 10 月制成

1:1 等大模型,到了年底已经完成基础研究和设计。但是,陆军在 12 月停止 Ki-38 的研究工作,指令以 Ki-38 为基础进行

Ki-45(屠龙)的开发,同时责成川崎研制 Ki-48 轻型战斗机。

关于 Ki-38 仍有很多不明的部分。仅根据风洞模型来看,它是一种安装液冷 V 型发动机的双发中单翼机,和后来的 Ki-45

一样,主翼和尾翼都采用椭圆斜度,中央翼为水平形式、而外翼有上反角。尾翼的形状和井町勇的另一个作品

Ki-32(九八式轻型轰炸机)相似。此外,设计组也曾经考虑过机首安装液冷发动机、两翼安装风冷星型发动机的三发方案。

川崎 Ki-32

第一页    上一页    第2页/共5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