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击-13 型飞机(2)
多种机翼结构设计方案进行了强度和气动弹性计算;自 1975 年下厂征求工艺员和工人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修改;1976 年以来,又和 621,625
所以及冶金部工厂进行了材料选用和工艺方案的讨论。
1977 年 6 月 1 日至 11 日,三机部在北京召开了歼13
飞机论证会。国家计委,国防工办,总参装备部,空军,海军,航定委,一,四,五机部,冶金,石油,轻工部,建材总局等 71 个单位 256
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王震也参加了会议。会议认真审查方案之后认为“飞机的总体方案是先进可行的,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1978 年 8 月,从国外引进了米格-23MC(MiG-23MS Flogger E),以 601 所,112
厂为主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分析,其发动机 P-29 主要由 410 厂分析。1979 年 3 月 10 日,三机部下达了开展歼13
飞机选用涡喷15(P-29)发动机方案论证的通知。601 所经过计算,歼13 改用涡喷15 发动机,是飞机有些性能提高,发动机的现实性和把握性也比较大。同年
10 月 9 日,在沈阳召开了歼13 装涡喷15 发动机方案论证会。1980 年 5 月,总参和国防工办正式批准歼13 改用涡喷15
发动机。但由于后来由于空军队装备发展规划的调整以及缩短新机研制战线等原因,1981 年 3 月以后,停止了研制,直接研制费 1,221 万元。

苏联空军的 MiG-23MS
气动外形特点
歼13 型歼击机的气动外形十分巧妙。首先,作为一架绝对空中优势歼击机,歼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