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轰-7轰炸机
歼轰-7轰炸机

歼轰-7轰炸机 歼轰-7“飞豹”(对外名称fbc-1)是由我国于80年代开始设计,依靠本国技术力量研制成功的大型战斗轰炸机,主要配备给海军航空兵,是解放军中的新星。在世界军机中,由中国西安飞机工业公司研制生产的歼轰-7可算是颇有特色的一个。该机自1970年代发展至今,将近20余年。但直到现在大多数人对对于该机的情况仍知之甚少。
轰7a是中国第一种较现代化的中程打击机,自1992年预批量生产型服役以来,便不断参加包括台海演习在内的沿海演习。而从1994年1月定型投产至今,改良型的研究业已展开。西飞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已于1995年着手进行改良型的设计工作。轰7a的改良型可能称为轰7a,最大的改变是换装俄制发动机,以al-31sm发动机取代轰7现用的斯贝mk-202发动机。al-31sm是歼11的心脏,它是苏-27的al-31f推力增强型发动机,单台的最大后燃推力近13吨,两台al-31sm的推力可使轰7a的空战推重比接近1.1,使其载弹量倍增至10吨左右。此外,轰7a将具备空中加油能力,并拥有更完善的导引武器能力。
轰7a的固定武器可能与歼十一样,为一门重110千克的6-23型6管23毫米改良型机炮。轰7a至少拥有10个外载挂架,除了能使用am-39、c-601/611、c-801/802、新型c-803超音速反舰导弹、还会配备俄罗斯授权仿制的kh-65se亚音速巡航导弹,以及一并引进生产的kh-31a(as-17)超音速反舰导弹、kh-31p超音速反辐射导弹,更先进的kh-41蚊式超音速反舰导弹。蚊式导弹发展源自kh-31a,发射重量4.5吨, 弹头重320 千克,使用惯性及主动/被动复合制导,在高/低空的射速分别是3.0 和2.1 马赫, 最大射程分别为250和150千米。现代2型驱逐舰上的3m90系列改良型反舰导弹,亦可挂载在轰7a上使用。其它适用的短、中程对地攻击武器还包括现役和研制中的国产与外国制传统炸弹、激光制导炸弹,与之配合的装备至少包括:由607所研制,正进行最后试验的蓝天全天候低空导航荚舱,以及613所研制的前视红外/激光瞄准组合荚舱等。中国可能也在研制联合直接攻击之类的先进多功能空射武器,这些武器现正在由014中心等单位研究开发中。
目前轰7a并未确定使用国产或进口的火控雷达系统,但以歼八-2m及歼十的情况分析,采用俄制系统的机会较大,轰7a因此也能发射r-73m、r-77、r-27系列俄制空对空导弹,甚至配备中国发展中的第四代发射后不管中程空对空导弹。配备这些武器系统和换装al-31sm发动机,将使轰7a的性能大幅提高,对空/地的综合作战能力远优于现役的轰7。轰7a改用al-31sm涡扇发动机后,虽然性能上大幅提升,但对飞机的气动外型产生重大影响,加上全面更新机载设备,整个工作量相当于重新设计一次。轰7a 是西飞首种采 用电脑辅助设计和电脑应用工程技术研制的军用飞机,它在发动机、航电系统、武器系统与歼十、歼十一和su-27“侧卫”战斗机有高度的通用性,将使下个世纪中国主力战斗机的生产和后勤维护达到极佳的效率。
虽然轰7现用的涡扇9发动机高速性能好,稳定可靠,维护方便,经济性佳,翻修寿命长,故障率低,但也存在低速性差,耗油量大,加速性慢,推力不足等缺点,不能与现役或未来的战斗机匹配。其整体技术仍停留在近30年前的水平,甚至较中国自制的涡扇6等还差,而且尚未完全实现国产化,明显影响了轰7的性能和发展。而al-31sm源于:“侧卫”家族中s/sk、ub、苏-30k/m/mk上共用的al-31f双转子加力式涡扇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在研制过程中曾遇到过多种极大的困难,在10年间动用了51 台试验发动机,解决了658个难题,工获得128项专利。盖机采用了模拟式电子综合控制器(al-31sm改用全数子式〕,能把工作状态发挥到接近极限值,当电子综合控制器故障时,会自动转换成机械-液压系统控制。另外还具有多种参数监视系统、设计举独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