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 Saab B 17 轰炸机极简史(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B 5 的载弹量和 Ju

87B 差不多,在 B 17 服役后该机逐步退出一线部队,图中的 B 5 属于驻 Frösön 的 F 4 航空联队

1938 年,ASJA(AB Svenska Järnvägsverkstädernas Aeroplanavdelning,瑞典铁路工厂飞机分部)向空军推荐了自己的方案,并希望得到一架验证机的定单,该机可以是加斯纳(Gassner)F-1

型,也可以是该公司于 1937 年开始研发的 L 10 型,然而瑞典空军已经订购了费斯勒的“鹳”式用于炮兵校射等任务,ASJA

的计划被浇上一头冷水。出于安抚目的,瑞典航空部还是订购了 2 架 L 10 并将它们称作 P 7(P 是 prov 的首字母,意为验证)。

1938 年,ASJA 从美国聘请了 40

名工程技术人员,希望借此学习先进的航空技术理论,后来随着二战的爆发,美国人接到了回国的命令,其中最后一人(被戏称作最后的莫希干人)于 1940 年 3

月离开,尽管如此,ASJA 还是掌握了一流的飞机制造技术。L 10 的设计工作主要由美国工程师完成,该机为全金属构造,采用埋头铆钉,其外形与“翠鸟”

(Kingfisher)或者“”(Helldiver)有些神似,由于是被当作俯冲轰炸机设计的,为了增加机翼的结构强度,其主起落架被设计成向后折叠并附于翼下的形式,而不像通常那样收入机翼内部,起落架支柱装有整流罩以减低飞行阻力,设计者原以为大型起落架在放下时能够起空气刹车的作用,不过考虑到当时液压系统的水准,这仅仅是不切实际的空想而已,该机还可更换滑橇式起落架,到后来还出现过水机型号等。L

10 的座舱十分宽敞,机组除驾驶员外还有一名观察员兼无线电操作员,后者的座椅可以前后移动以方便其工作,机载武器为 3 挺 7.9 毫米机枪(机翼中 2

挺,座舱后部 1 挺)。

第一页    上一页    第2页/共7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