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1w“超级眼镜蛇”
Ah-1w“超级眼镜蛇”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70年代末期则深感ah-1t的发动机推力不足,在中美洲或波斯湾等高温地带操作时有诸多限制;不过苦于预算没着落,并无法资助贝尔公司进行牧肌s谑潜炊?自费进行“眼镜蛇”的进一步改良计划,??977年向美国陆战队租借一架ah-1t进行改装。这架换装了两具t-700-ge-401涡轮轴发动机、贝尔model 214st的变速箱的新型“眼镜蛇”试飞成功,并在爬升率、油耗、单发动机飞行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能在高温、高空的情况下携带1吨重的武器进行作战,这便是ah-1t plus的原型机。
1980年ah-1t plus成功地展示在性能与经济性的提升之后,贝尔进一步开始为其进行武器使用测试。一开始美国陆战队对这一计划并未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只让其按照最低优先等级进行,因为当时陆战队对换装ah-64“阿帕奇”表现了强烈的欲望。不过1981年美国国会否决了陆战队购买ah-64的经费,加上ah-1t失事率逐渐攀升,当时里根政府推动成立快速反应部队以及海军陆战队内部压力等因素,贝尔便获得ah-1t plus的全面发展经费。
1983年,海军陆战队和贝尔公司的合约正式签署时,美国国会批准海军陆战队采购44架全新生产的ah-1t plus以减轻陆战队长期以来直升机短缺的压力。1986年3月27日当这批44架ah-1t plus量产型的第一架出厂时,海军陆战队承认ah-1t plus所做的一切改良足以让其赋予新的编号及命名──ah-1w“超级眼镜蛇”(super cobra)。除了这44架新机以及后来陆续增加的新机订单之外,美国陆战队也与贝尔签约,将原有的43架ah-1t逐步提升至ah-1w的水准。至于ah-1j则由于无法进行相应的改装,便陆续进入后备役状态。当整个计划完成时,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眼镜蛇”机队只剩下ah-1w一种型号。
由于换装发动机,ah-1w的发动机舱外壳被重新设计,全面模块化,并设有许多大型维修开口,整个发动机拆装可以在数小时内完成。此外,许多发动机外壳开口的舱盖可叠装成维修平台,解决直升机在狭小空间内如运输机机舱中不易维修之问题。发动机排气口设有红外线讯号抑制装置,具备了初步的隐身能力。早期“眼镜蛇”系列将多种与陶式反坦克导弹有关的电子仪器装置于尾?阒幸云胶饣?身重心,而ah-1w由于发动机的更换导致重心上移,因此这些电子仪器被移至前方机身,使得原先在此位置的20毫米机炮弹药箱必须向右挪移,因此造成机首右侧多出一个突出于机身的结构物,容量750发的弹药箱开口便设置于此。
ah-1w仍然沿袭ah-1j/t以来的弧形座舱罩,虽然空气阻力比ah-1s的平板座舱罩低,但较容易产生反光而让敌方肉眼发现。在抗战损方面,ah-1w的机体可承受23毫米以下弹药的射击,此外配备自封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