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科状元刘春霖楷书团扇面
刘春霖1872-1942,字润琴,号石云,直隶肃宁人,清代末科状元,著名书法家。刘春霖自幼勤奋好学,成绩过人。十六岁时,入保定莲池书院读书,得到院长吴汝纶的赏识和资助,学业大有长进。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此后,科举制度废除,刘春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

光绪三十一年1905,刘春霖奉派赴日本政法大学留学。归国后,历任资政院议员,记名福建提学使,直隶高等学堂提调和保定北洋女子师范学校监督等职。民国政府迁往北平后,历任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和曹锟等总统府内史,并兼任中央农事试验场场长和直隶高等学堂学监等职。民国九年、十年1920、1921,两次代表大总统徐世昌到山东曲阜,主持孔子“大成节”典礼主祭,名噪一时。民国十五年1926,褚玉璞任直隶省省长时,刘春霖改任直隶省教育厅厅长、直隶省自治筹备处处长等职。
刘春霖在民国政府任职十余载,目睹了府院之争、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对国民政府的*腐败非常愤慨。民国十七年1928,弃政退隐北平。虽退隐不仕,刘春霖对国家命运仍非常关心,体察人民疾苦,对灾民进行救援,热心教育事业,积极捐资助学,在家乡建学堂一所,当时颇为人们所敬仰。民国三十年十二月1942年1月,刘春霖患心脏病逝世于北平寓所,享年70岁。
刘春霖一生博学多才,兴趣广泛。对古典文学、史学和金石学造造诣颇深;对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见解颇多。因博学,他不惜重金购书,多善本,藏书在万册以上,并在保定开设“直隶书局”多处,对中华文化的传播起了一定作用。刘春霖对民国《肃宁县志》的编纂也极为重视,曾捐资修志,并进行具体指导和对县志初稿进行审阅。
刘春霖善书法,尤以小楷为著。他博采众家之长,熔为一炉,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深得世人推崇。在当时有“大楷学颜真卿,小楷学刘春霖”之誉。刘春霖中状元前,曾为宫廷抄写经卷,他的书法得到了慈禧太后的赏识。主要作品有《大唐三藏圣教序》、《兰亭序》等小楷字帖多部。
这里给读者介绍一件刘春霖楷书团扇面,此团扇直径25厘米,全文共有字10行,满行14字,共计155字。此幅作品用笔圆匀平正,柔中有刚,字迹清秀挺拔,丰满秀气,非一般人所能及,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刘春霖小楷书法的深厚功底和艺术魅力。此幅作品现收藏于河北肃宁县文保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