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潞城东邑千年龙王庙将进行抢救性修缮
记者从山西潞城市文物博物管理所了解到,位于山西潞城市东南5公里东邑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邑龙王庙由于年久失修,正殿、戏楼、山门等已破败残损,文物部门近期将对其进行抢救性修缮。
龙王庙坐北朝[注: 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81年),是中国历史上与南朝同时代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继承北周疆域的隋由于灭亡南朝陈,]南,两进院落,存有山门、戏台、正殿及耳殿、厢房等。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基本保留了金代原建时的特点。戏台坐南朝[注: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nanchao]北,面向正殿,为三间倒座式。龙王庙布局规整对称,保存完整,神殿和戏台结合构成神庙,具有北宋[注: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繁荣的王朝。它于公元960年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到公元1127年政权南迁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北宋,定都开封。]以后中国本土宗教场所的显著特征。
“这次是对龙王庙全部建筑进行修缮,大殿、戏楼和山门将落架大修,东西几个厢房将恢复原貌。”潞城市文物博物管理所所长陈保国说,关于龙王庙的修缮方案已报文物部门审批通过,现在工程正在招标中。
陈保国告诉记者,这次修缮共投资约365万元,预计明年春天开工建设,年底前基本上能完工。它属于国家文物事业“十一五”规划项目山西南部早期木结构建筑维修保护工程的一部分。
记者了解到,山西省早期建筑数量居全国之首,南部地区的长治、晋城、运城、临汾[注: 临汾市-临汾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处汾水之滨而得名。临汾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又因上古帝尧曾建都于此,有“华夏第一都”之称。]尤其丰富。但这些早期建筑中有近80%的建筑面临墙体坍塌、夯土下沉、梁架扭曲等问题,依附于文物本体的壁画、彩绘等附属文物也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国家文物局在“十一五”期间启动了山西省南部早期建筑保护工程,投资4亿元左右的专项保护资金,将在五年之内完成对现有元代及元代以前的105处国保单位的木构建筑整体保护计划和修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