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PzKpfw-III中型坦克(7)
三号坦克H型Panzerkampfwagen III Ausf H (Sd Kfz 141)(有新的大负重轮和FAMO悬挂系统)
1940年10月,三号坦克H型(7系列)投产。至1941年4月,由MAN、亨舍尔、阿尔卡特、MNH、MIAG和维格曼货车工厂(Waggonfabrik Wegmann)生产了308辆。H型换装了400毫米早期型Kgs61/400/120履带(也有混用400毫米和380毫米Kgs6100/380/120型试验履带的),为此改用新型6孔主动轮和镂空诱导轮;第1托带轮前移。使用新的马巴赫ZFSSG77型变速器。H型在车体和驾驶室前部临时用螺栓加装30毫米(新式)附加装甲,达到60毫米厚度,以利于抵抗英国的2pdr、苏联的45毫米和美国的37毫米反坦克炮。一体式新型指挥塔更利于观察,炮塔后部没有突出。由于这些改动,H型重量达到了21.8吨。H型坦克安装了新式的50毫米42倍口径KwK38火炮,后来在1942和43年,部分H型又改装了50毫米60倍口径KwK39火炮。
截止1940年5月10日,整个德国武装部队只装备了381辆各型三号坦克,在闪电战中损失了135辆。
1940年夏,根据里宾特洛甫和莫洛托夫的谈判,2辆三号坦克被送往苏联,和T-34坦克一起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三号坦克以69千米/小时的最高实验时速超过了苏联的T-34和BT-7坦克。但在装甲防护和武装上T-34明显优于三号坦克。三号坦克比T-34噪音更小,T-34的“隆隆”声在450米外就能发现,而同样条件下三号坦克则在150~200米才会听到。此外,三号坦克在人体工程学和总体可靠性方面也都超过了T-34。这次对比实验可以说“预言”了苏德战争早期堪称艺术的德军坦克“闪击战”以及对德军士气打击甚大的“T-34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