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PzKpfw-III中型坦克(10)
三号坦克M型Panzerkampfwagen III Ausf M (Sd Kfz 141/1)
从1942年10月到1943年2月,由维格曼、MIAG、MAN和MNH生产了250辆三号坦克M型。M型在L晚期型基础上加装了能通过1.3米水深的涉水装置(原L晚期型只能涉水0.8~0.9米)。这使M型重新设计了进气出气口,密封所有的接缝,还在车体后部高处安装了截止阀。基于M型的涉水装置研发了三号潜水坦克(Tauchpanzer Ⅲ)。另一个改进是M型在炮塔左右各安装了3个90毫米NbK发烟装置。1943年后出厂的M型车体和炮塔上增加了5毫米装甲护板。

三号坦克N型Panzerkampfwagen III Ausf N (Sd Kfz 141/2)
1942年6月,三号坦克最后一个型号――N型投产(也被叫做三号突击坦克)。与以往改型思路不同,N型退出了主战坦克的舞台,而作为火力支援坦克使用。其装有早期四号坦克换装长身管75毫米炮后留下的短身管75毫米24倍口径KWK37坦克炮,可发射高速破甲弹和高爆弹。截止1943年8月,亨舍尔、维格曼、MNH、MIAG、MAN五厂从J型改装了3辆,L型改装了447辆,M型改装了213辆,总共有663辆旧型号接受了改装。还有37辆额外的N型从不同的三号坦克早期型改装而来。它是三号坦克系列的收尾之作。N型根据改装基础不同拥有多种特征,如:有车侧逃生口的是少量的L型和J型改装,而后期型的N型炮塔指挥塔舱门改为一体式,并拥有更大的火炮防盾。一些N型安装了四号坦克G型的指挥塔。从1943年3月起,N型的炮塔和车体上加装了5毫米装甲护板,从1943年初开始出厂的N型还加装了防化设施(Zimmerit)。N型坦克还被装备到“虎式”重坦克营,以避免虎式坦克遭敌步兵反坦克手的袭击;此外,N型还被分配到装甲掷弹兵做支援火力使用。
有资料显示有三号坦克O型存在,但资料很少,作为一种应急车辆,其数据与N前期型相同。
1939年9月,在入侵波兰的战役中,只有很少数的三号坦克参战。三号坦克是德军第一种真正的主战中型坦克。它的设计吸取了许多一号和二号坦克在战争中的教训。在苏德战争初期,它成为了德军装甲师的主力。到1943年10月,东线的5个装甲师中每个师只保留一个装甲连。到了1944年晚期,整个东线的三号坦克只剩79辆。不过,在比较平静的地区,比如挪威和荷兰,直到战争结束还能看见许多三号坦克。
三号坦克的生产较慢,在1943年8月完全停产。在战争早期,三号坦克的不足使德军装甲部队大量使用捷克斯洛伐克的35(t)坦克和38(t)坦克。三号坦克为德军设计生产更大型的坦克――四号坦克奠定了基础,1935年莱茵金属-博尔西格公司制造的VK2001(Rh-B),基本和后来的四号坦克A型相同,但炮塔后部敞开,使用50毫米短身管火炮。尽管后来它并未投入生产,它还是对未来四号坦克的设计有很大影响。三号坦克作为战争早期德国最好的坦克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对德军和盟军的坦克设计人员影响颇大。
早期的三号坦克A~J早期型(1936-1941)采用了短底盘,J晚期~N型(1941-1943)采用了长底盘。全部的三号坦克总计生产了大约6000辆,主要由阿尔卡特、戴姆勒―奔驰、FAMO、亨舍尔、MAN、MIAG、维格曼货车工厂和MNH制造。
一直到1943年晚期,三号坦克还在所有的前线服役。此后它完全被四号坦克所替代。许多三号坦克被改装,以做其它用途。这样,三号坦克从A到N(不包括K型)共有门种型号,共生产了6123辆,再加上以三号坦克为底盘的变型车9500辆,使得三号坦克及其变型车的总数达到15000多辆。三号坦克几乎参加了德军装甲师在二战中的每一次战斗,是二战初期和中期德军装甲兵的主要装备。
三号坦克的其他改型战车
三号坦克指挥坦克
配合前线作战,还将大量的三号坦克在奔驰公司改装成D1型(30辆)、E型(45辆)、H型(175辆)和K型(50辆)指挥坦克。这种指挥坦克武器为一挺7.92毫米机枪和一门伪装假炮(炮塔不可动),其内部装备了额外的无线电设备,这些指挥坦克一直服役直至战争结束。此外,185辆由J型和L型改装的三号指挥坦克则装备了50毫米42倍口径(J型)或60倍口径主炮。
942年6月至11月,81辆J型被改造为装备50毫米42倍口径KwK38火炮的三号指挥坦克(Panzerbefehlswagen III mit 5cm KwK L/42 / Sd.Kfz.141)。 从1943年3月至9月,又改造了104辆J型。此型指挥坦克缺少一挺车体机枪,携带的主跑弹药也减少为75发,并安装了额外的无线电设施及潜望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