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之蚊(7)
IAe.30 三视图
事实上,在 IAe.30 的研制计划中,还包括一种双座型的 IAe.30B。双座型计划发展成为对地攻击机、夜间战斗机和教练机。B 型机的航炮被设计安置在机腹吊舱内,以便腾出机鼻处的空间来安装搜索雷达。1948 年,在阿根廷获得了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德温特”5 型喷气发动机的生产许可证后,还一度出现了为 IAe.30 更换喷气发动机的方案。喷气型“小鹰”将改用前三点式起落架。但所有这一切,都随着计划的取消而烟消云散了。
就外观而言,“小鹰”与“大黄蜂”的相似度,不如“皇家之鹰”与“蚊”之间那样高。不过,在机翼、发动机舱、机身和机尾等方面,“小鹰”与“大黄蜂”还是极为相似的。两者之间的一大区别在于,“小鹰”是全金属结构,而“大黄蜂”则是木/金属混合结构。此外,在几何尺寸和重量方面,两者也略有不同。“大黄蜂”翼展 13.7 米,机长 11.2 米,最大起飞重量达 8,868 千克,但一般被限制在 8,110 千克。相比之下,“小鹰”翼展略大,而重量则轻了 500 千克。在飞行性能方面,“大黄蜂”F.3 的最大飞行速度为 760 千米/小时(高度 6,700 米),初始爬升率 1,219 米/分,可在 4 分钟内爬升到 3,048 米。这些都与“小鹰”相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