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阎罗王:隋将韩擒虎[版主已阅]
阎罗王:隋将韩擒虎

韩擒虎,隋朝名将,(公元538-592年),原名豹,字 子通 ,河南东垣(今河南新 安东 )人。北周时历任都督、刺史等职。隋朝,任庐州总管、凉州行军总管。率五百精兵突破陈朝十万大军驻守的防线,袭采石,占领建康,活捉陈主。因灭陈有功进升上柱国大 将军 。
韩擒虎出生于将门,其父韩雄以勇武出名,战功卓著,官拜大 将军 ,兼领洛、虞等八个州刺史。
韩擒虎素有大志,文才武略无所不具。勇武能敌百人,舌战能入机理,用兵出神入化。年青时便得到周 太祖 的赏识,周文帝见到他后,既惊奇又喜爱,就让他和自己的儿子们一起游历,被认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北周时,年轻的韩擒虎任命为都督,兼领新安太守。
公元577年,北周出兵伐齐,军围金墉城(今河南洛阳东)。守城齐将洛州剌史独孤永业勇谋兼备,他联合军民共同守城。北周军队屡攻不下。持久的攻城战大量消耗了北周的粮草,供给困难,军心不稳,齐援军已经出发。面对极端不利的形势,北 周武帝 焦急万分。
在关键时刻,韩擒虎愿单枪匹马入城说降。进入齐营,在刀枪架于脖颈之上的气氛中,韩擒虎威风依旧,豪气逼人。他直陈齐王腐败和暴虐,言明齐亡在即,金墉城迟早为周军所破。明智地选择是罢兵息战,弃暗投明,这样少使生灵涂碳,也可保住诸将领的官爵。经韩擒虎的一番劝说,独孤永业决定献城投降。韩擒虎仅凭口舌而得了数万军队激战而得不到的战绩。足见其胆识和口才胜人一筹。
隋朝建立后,为消灭陈朝,他诏令选拔一名最有才能的将领督 江南 事务。经举荐和筛选,此任委于韩擒虎,拜为庐州总管。韩擒虎领旨赴任之后,立刻着手扩充水军,训练部队,建造船只,派出间谍,收集陈朝情报,收买 江南 人心。驻庐州数年,韩擒虎勇而有信的名声传遍长江两岸,在陈朝的将士中,很多人不把韩擒虎当成 敌人 。
公元589年正月初一,浓雾封锁大江,沿江两岸人民都沉醉在节日的气氛中,陈朝的官兵也在借酒消愁。韩擒虎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渡江机会,便与广陵的 大将 贺若弼 相约,同时渡江灭陈。
韩擒虎大胆出奇兵,仅率领五百名精锐士卒,悄然渡过大江,兵不血刃,一举夺下 江南 重镇采石。当韩擒虎率军突入敌营时,陈朝将士有的已经酒醉入梦,有的还在碰杯猜拳。韩擒虎拿下采石后,隋朝大军渡江跟进,接管采石镇江防。而他自己继续率五百锐卒东进,一路顺利攻下姑熟、新林等重镇,其速度迅如狂风。有的 战略 要地,陈兵有万人把守,而韩部仅有五百士卒,但双方交战,不足半日即可拔城。韩擒虎势如破竹,一路直逼建康城下。待进抵建康城外,沿城驻足,设帐待机攻城之时,江南父老前来看望韩擒虎者“昼夜不绝”。可见韩擒虎经略江南,在用兵之前就打下了良好的民众基础。正是基于此,他才得以率五百士卒而能过关夺隘川便利进兵。
陈朝镇东大 将军 任忠在城北钟山与 贺若弼 激战,被贺击败后却逃到石子岗向韩擒虎投降。他引导韩擒虎攻入建康城内,所过城门皆由任忠喊话说降。有敢反抗者,任忠即大呼,陈朝已经完了,我镇东 大将 军都投降了,你们又何必流血送命。于是,陈军守城将士逃的逃降的降。韩擒虎一路顺利进了陈朝皇宫。
韩擒虎命士卒搜遍宫廷不见 陈后主 ,后经降卒告密,在一口枯井中活捉吓得发抖的后主陈叔宝。 陈后主 被活捉,朝廷遂告灭亡。灭陈之后,韩擒虎下令,立即打开四方城门,迎接隋朝各路兵马进建康。随后,派人表奏朝廷,南朝已灭。
在班师回朝, 贺若弼 与韩擒虎争功,贺说:“我在蒋山死战,破陈主力,擒陈战将,震扬威武,遂平陈国。韩擒虎略作交战,怎么能和我比功?”韩擒虎却说:“我举皇上之命,与贺若弼一起攻陈,贺将军见陈兵便打,将士死伤甚众。而我率轻兵五百,兵不血刀,直取金陵。使降任忠,活捉后主陈叔宝,怎么能与我比功劳?”隋主认为二者缺一不可,都立了大功,均封为上柱国 大将 军。他下诏称:“中国威于 万里 ,室朝化于一偶,使东南之民俱出水火,数百年寇旬廓清,此乃二公之功。”
平定江南之后,转授凉州行军总管,负责金城(今甘肃兰州)的防务。为了摸清隋朝的虚实,突厥派使者假装向隋朝廷行朝拜之礼,实际上是看看隋朝的态度。杨坚知其来意,当突厥使者上朝拜见杨坚时,杨坚故意问突脉使者:“你知道陈朝吗?”回答说:“知道。”然后让人把突厥使者领到韩擒虎面前,对他说:“这就是活捉陈朝天子的那个人。”然后又对他说:“就是这个人出任凉州行军总管。”韩擒虎威风凛然,使突厥使者惶恐不安。突厥使者回去报告情况之后,突厥首领果然打消了南犯的企图。
韩擒虎坐镇凉州,震慑突厥贵族,使其不敢轻易进犯隋朝疆城。使边境地区的人民获得了和平与稳定。公元592年,韩擒虎奉诏回京养病,囤积劳成疾,不治而卒,终年五十五岁。
身后被称“阎罗王”,家乡因此得名韩都。
隋唐以后,韩擒虎的神勇事迹在大江南北广为流传,他还被演绎为中国封建社会民间信仰中的“阎罗王”,受到人们的尊崇。勇猛刚直的韩擒虎和宋代的 范仲淹 、寇准、 包拯 被称为“四大阎王”。
唐代名相 房玄龄 编纂的《隋书?韩擒虎传》中记载:韩擒虎病重临死前夕,邻居的母亲去看望他,发现他家门前仪卫俨整,犹如大王的威仪。老人惊讶地问这些人干什么,其中一人回答说:“我来迎王。”说完这些话,这些人就不见了。过了一会儿,那些仪卫突然又出现了,奔跑到韩擒虎家门前,大声说:“我要拜见大王!”人们问要拜见什么王,那些人答道:“阎罗王!”韩擒虎的子弟们要抓住这些人来打,被韩擒虎阻止,他还大声喊道:“生为上柱国,死做阎罗王,斯亦足矣。”随后不久,韩擒虎就去世了。从正史的记载来看,韩擒虎死后做阎罗王的传说,在初唐时颇为盛行。
另外,在敦煌传世文物中,有一卷《韩擒虎话本》,惟妙惟肖地描述了韩擒虎被请做阴司之主的传说。1907年到1914年,英籍 匈牙利 人斯坦因买通道士王园录,从敦煌藏经洞盗走万余种珍贵文物,其中有《韩擒虎话本》全卷218行,共5752字,现被收藏在伦敦大英博物馆。
引用超过40%,不予评定。
本文内容于 9/30/2009 12:33:41 PM 被chg9999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