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的首次战争
中葡屯门之战 1521年
1518年以后, 葡萄牙 特使米尔丁及军官都奥又率领一支由5艘战舰、1000多士兵组成的舰队进犯屯门,他们携带葡国王的书信直驶广州,并要求拜见 中国皇帝 ,进行贸易。当时,明政府对东来之“ 佛郎机 ”人颇具戒心,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并不允许他们上岸。于是葡人退回屯门,在屯门、南头等地建立军营,私造火铳,杀人抢船,贩卖人口,横行不法。明朝主战派力主武力驱逐 葡萄牙 人,中葡两国发生了第一次武装交锋――屯门之战:
正德十六年(1521年),对于 葡萄牙 的挑衅,明廷下决心武力驱逐,严格执行海禁政策,命令广东"敕镇巡等官亟逐之,毋令入境"。这时广东的最高 军事 长官为张?,"世宗即位,命以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 佛郎机 国人别都卢剽劫满剌加诸国,复率其属?世利等拥五舟破巴西国,遂入寇新会。?遣将出海擒之,获其二舟,贼乃遁"。
明政府派广东按擦使汪?督师出讨,驱逐葡萄牙人。开始,葡人据险顽抗,汪?在屯门军民的支持下,亲临前线,用招募来的旧船装载大量灌有油脂的枯柴,趁风纵火焚烧葡船。同时又使离间计,使葡萄牙船上的华人对抗葡人,并模仿葡人方法制造铜铳和火药,向葡萄牙人轰击。葡方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只得狼狈逃遁。明军大获全胜,一举收复被葡萄牙人占据7年的屯门。屯门一役,前后历时一年。
汪?率领明军击溃 佛郎机 ,是经过多个回合反复斗争得来的。一开始汪?并不知道西洋火器的威力,葡萄牙人凭借手中武器据险逆战,使明军在交战初期没能获胜。之后汪?在劣势条件下,改 速决战 为 持久战 ,长期围困将近一年以待敌疲。之后,明军利用台风或暴风雨的恶劣天气,在火铳威力不易发挥之际,全线出击打败了对手。毫无疑问这是一次代价大而收获少的胜利。当时的人已经认为:"不数年间,遂启佛朗机之衅。副使汪?尽力剿捕,仅能胜之"。屯门之战使明朝认识到蜈蚣船和佛郎机铳的威力,在引进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同时也为紧接着的西草湾之战取得胜利积累了战争经验
中葡西草湾之战 1523年
嘉靖二年(1523年)的西草湾之战,对明军来说取胜得比较顺利,正史中不但写明了战争经过,而且还有战果。寇犯新会西草湾的是葡萄牙人麦罗?哥丁霍(Mello Coutinho)率领下援助屯门的武装船队,中国人称其为别都卢,隶属于葡萄牙驻印度总督。船队有很强的战斗力,在寇犯中国前已经"恃其巨铳利兵,劫掠满剌加诸国,横行海外,至率其属疏世利等千余人,驾舟五艘,破巴西国,遂寇新会县西草湾"。在他到达满剌加的时候,获悉屯门船队与中国关系恶化,但仍打算冒险前行。哥丁霍的性格不像西芒那样暴躁,他劝告"部下力避冲突行为,于入港投锚后,急上岸求见广东地方长官,请求许其和平贸易。广东地方长官置之不理,不得已,由屯门港退出,然已遭中国舰队之追击"。
这是因为广东当局在经历了屯门之战后,已经下令"不准中国人与葡萄牙人接触。反而发布命令,要中国战船一旦遇上悬挂葡萄牙旗帜的船只,就将其击毁"。由于明朝水师求战的坚定与急切,同时哥丁霍在是否开战上犹豫不决,西草湾之战一开始明军就占了上风,经过反复较量,葡萄牙不得不接受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