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长途奔袭与孤军深入
长途奔袭与孤军深入
长途奔袭与孤军深入含义不同,但在某些方面却是有相同之处的。
长途奔袭往往能克敌制胜可以说是胜绩大于败绩的,而且,其主要是体现效果的。军队本来就很多,“日费千金”,从而在 持久战 中耗费 国用 ,孙子所提倡的“兵贵速,不贵久”在作战者心中应是根深蒂固的。
而要达到速战的要求,就必须考虑诸多措施,而长途奔袭恰恰可以满足远程作战的要求,但必须强调的是,远程作战运用长途奔袭达到天降神兵且“出其不意”的兵种应是激动能力相当强的,如 轻骑兵 之类,而重甲部队则不符合也不具备长途奔袭的能力。
综上,长途奔袭首先要强调速度!
其次,要指出的是,长途奔袭往往是基于 敌人 不知情的基础上的,这就必须考虑主帅的能力。假使主帅不懂军法,用 重步兵 代替 轻骑兵 ,而又使 敌人 有所察觉,那么这就会使敌以逸待劳,进而全歼我军。
纵观中国古代的诸多战例,先以 霍去病 大破匈奴左贤王为例。时年 霍去病 率领八百羽林骑兵与大将军卫青分开作战,霍帅竟能奔袭千余里,直入匈奴左贤王部,在左贤王丝毫不知的情况下破敌万余,俘获牛马不计其数,同时这一战也开 中国骑兵 远程作战的先例。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八百战一万,如果是正面交锋则八百必死,然而在使敌不知情时偷袭,一万则溃,由此可见,长途奔袭在强调速度的同时还要强调“出其不意”。
我们开头说过,长途奔袭与孤军深入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首先来看一下不同点。
相比于长途奔袭的“主动出击,出其不意,以速制胜”的特点,孤军深入则往往是处于被动的。再相比于长途奔袭能克敌制胜的效果,孤军深入又是体现出败局较多。
首先来分析一下孤军深入的被动性。孤军深入这一战法的形成原因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主动转向被动所造成的,即主动出击变为被动出击。出击本意是为了攻城掠地,这是主动的,而出击过后还要守城,并且在城池未巩固的情况下再次贸然出击,这就转化成了被动,并且越是攻打大国,其被动性也就越明显,也就很有可能造成“进攻顶点”,从而大败而归,因此,其被动性要杜绝!
不过,孤军深入也并非都是被动,其作战特点与长途奔袭也有一定的相似性。
例如卫青的成名战――龙城之战,这场战役打响了汉匈长达半个世纪战争的号角,匈奴人更视卫青为匈奴头号敌人。
龙城之战卫青孤军一万在无地图的情况下深入匈奴千余里,从其本质上看是属于孤军深入的,然而卫青直捣龙城,连匈奴的祭天场所都功拔了,则其成果不言而喻。
也就是说,孤军深入往往也能迷惑敌人,达到一种制胜的效果。
最后来总结一下,长途奔袭与孤军深入这两种战法都是针对古代作战而提出的,而在现在信息化战争中,此种理论已渐渐失去了其价值,取而代之的则是信息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作为指导,同时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这仅是我个人意见,还望诸君提出宝贵意见!
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