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治下的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如何变化?
周四,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提名杰罗姆-鲍威尔出任下一届美联储主席。特朗普当天在白宫玫瑰园介绍鲍威尔时,称这是为美国人民带回强有力经济的又一个里程碑。
特朗普表示,鲍威尔有“智慧和领导力”,引领美国经济通过任何可能面临的挑战。并赞扬鲍威尔是一位建立共识者,并指出鲍威尔在被任命为美联储理事的时候,始终在参议院拥有强有力的两党支持。
在随后的记者会上,鲍威尔也表示,他对自己被任命为美联储主席感到荣幸和谦卑。他说,如果他赢得参议院的批准,将用手中的权力尽其所能稳定物价并最大程度增加就业。
为什么是鲍威尔?
特朗普显然不喜欢强美元、紧货币,他支持的正是低利率;耶伦与共和党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而鲍威尔并不面对这种僵局。
具体来看,鲍威尔属于货币政策的中间派,在众多鹰派候选人之中对于政策的态度显然更加温和。有机构早前就预计,若他当选,对金融市场的预期可能较为有利。同时,他与耶伦的政策立场更为接近,有助于提升货币政策的连贯性。
此外,鲍威尔与耶伦一样担忧通胀疲软、关注就业,如今美国核心通胀仍远低于2%的政策目标,因此美联储此前一直认为需要渐进地加息,而不是大幅收紧。
尽管各界认为耶伦在过去几年的工作非常杰出,美国经济不断复苏,但她不能连任的原因在于,今年早前她与共和党人就去监管问题出现了巨大分歧,尽管美国经济在其任下已经不断强化,她仍积极捍卫危机后的监管升级。
同时,此前呼声也较高且受到共和党偏好的泰勒似乎也不如鲍威尔合适。泰勒则较为鹰派,这位斯坦福大学的鹰派经济学家一旦当选,市场预计可能会造成货币政策的大逆转,并造成市场动荡。
未来货币政策如何变化?
其实,就未来货币政策的可能走向,早在任命消息漏出之时,市场的剧烈反应已经说明了一切。
周三,黄金在录得日内最低1268.07美元后,一路上攻,站上100日均线1275美金上方,一度上探1280.93美元/盎司。这也预示着,市场预计鲍威尔可能会延续耶伦较为鸽派的立场缓慢加息和缩表,因此美元不会大幅走强,这就助涨了黄金。
11月2日,美联储按兵不动,但12月加息基本已成定局,但市场预计未来的正常化进程仍然是渐进的。
对人民币影响有限
对中国而言,关注美联储主席接班人的原因之一在于,美国货币政策将对中国产生溢出效应,并从利率、汇率、资本流动等渠道体现。
不过,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已经基本逆转,区间波动格局已经形成,中美利差的收窄也减轻了资本流出的压力。此外,未来几年更可能呈现的则是“弱美元周期”。
据统计,截至10月29日的一个月间,美元指数升值幅度高达约3%,期间欧元对美元则贬值近2%,而人民币对美元微涨近0.4%。11月2日,离岸人民币更是对美元大涨,早盘最强至6.5875。截至同日16:30,美元/离岸人民币报6.6081,美元/人民币报6.6046,美元指数报94.56。
从美元四小时级别上的K线看,目前美元在9月美联储开启缩表后,基本上处于一个单边上行的趋势中,美元空头基本没有太多抵抗的表现,整体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向上倾斜的头肩底底部看涨的技术图形,目前的上行趋势依旧保持完好。若是美联储掌门之位能够顺利交接,非农表现良好,美元或将在中期能够进一步走强。
不过,就长期而言,鲍威尔当选,中长期美元可能下行。但本周五还有非农就业数据发布,这就意味着数据揭晓前,短期投资者们仍不敢轻举妄动。
9月的美国非农就业人口出现了3.3万人的负增长,令人大跌眼镜。不过,这由于飓风水灾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美国的休闲娱乐业出现10万岗位流失对整体数据造成了不小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