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有铁:8.23近代以来黄金供求的历史解析(二)二十世纪黄金的供不应求
20世纪是黄金生产力继续得到大发展的时代。但相对来说,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更是创人类文明史上的空前高峰,交换规模的扩大和交换频率的加快,对货币的需求量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虽然黄金的供给量在增长,但需求的增长更快,因而出现了供给的相对不足,使19世纪形成的货币黄金需求主导的、金价超稳定状态的市场格局受到了挑战,突出表现为金本位制的运作出现了愈来愈多的困难。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黄金的货币需求与供给大致保持了平衡,金价呈稳定趋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金本位制宣布停止,从此之后传统意义上的金本位制再也未能恢复,而出现了对金本位制的种种修正。对于金本位运行出现困难的原因人们有种种不同的分析。我们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反映了金本位制自身所固有的矛盾,即黄金信用额度供给的有限性与当代社会经济扩张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一、格局特征
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历史时期黄金供应与需求结构的特点是:虽然黄金生产力取得了更大的进步,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前所未有的发展规模对于黄金信用额度的需求大大超过了黄金的供给,因此出现了日益严重的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金价面临日益严重的上升压力。但是为了货币的稳定,各国对黄金市场和金价实行了强有力的人为干预,但这种干预并未解决供给相对不足这一基本矛盾,最终导致了金本位制的崩溃。在供应不足的基本矛盾的压力下,这一历史时期金价由20世纪20年代的20.67美元,上升到30年代的35美元,这一金价人为地维持到70年代,从1972年开始进入自由浮动时期。金价呈现不断上升的总趋势,1976年124.77美元/盎司是这一时期伦敦黄金市场上的一个低价位,但仍是1972年金价的2.14倍,1980年伦敦市场美元金价年平均为614.5美元1盎司,是1972年金价的4.93倍,2011年9月期金价格突破1920美元,创历史的最高记录。
二、影响因素
19世纪黄金生产力的突破,极大地改变了黄金的社会供给条件。使金本位制得以建立、发展。进入20世纪黄金生产力得到持续的、更大的进步。20世纪不仅黄金生产力得到了进步,而且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空前的,其规模前所未有,与之相适应的商品交换的规模和频率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因此需要提供用于交换所需要的信用总量也前所未有地增加了。金本位制是以黄金实物做交换的支付手段,黄金可以提供的信用总量与黄金的产量成正比。但黄金产量的增长不是以人类的需求为依据,而是会受各种自然条件的约束,所以黄金可提供的信用总量不一定与人类经济发展的需要相一致,这就是金本位制自身所固有的内在矛盾。19世纪虽然因世界贸易的扩大而大大地增加了黄金信用量的需求,但因黄金生产力的提高而较好地满足这种需求的增长,所以金本位制的运行在这一历史时期是顺利的。而进入20世纪后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黄金生产力发展所能增加的黄金信用供应量与需求量的增长出现了日益增加的差距。为了解决信用供应量不能满足需求量的矛盾,实行金本位制的各国普遍实行了以下政策上的调整。
本文由慕有铁独家策划发布,如需了解更加详实的黄金白银走势,敬请添加慕有铁的QQ1825176154或v信yekai234,提供靠谱儿的投资咨询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操作依据,风险自担。
(一)实行黄金管制
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和进出口,其目的是通过国家的行政力量,抑制黄金的商品需求,将有限的黄金供给,集中用于社会经济对黄金信用额度的需求,以减弱黄金信用额度供应不足的矛盾。
(二)改革金本位制
节约黄金信用额度的使用,化解黄金信用额度不足的矛盾。采用“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在许多方面限制黄金的货币支付流通功能,黄金退出了国内货币流通领域而主要是用于外贸的支付与外汇储备。目的是通过减少黄金的货币功能,节约黄金信用额度的使用。实际也就是以节流的办法解决黄金信用额度供应量不足的矛盾。这个矛盾经过多年的积累终于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初爆发,先后出现了数次挤兑黄金风潮,人们纷纷抛售美元,兑换黄金,为此美国不仅动用自己的黄金储备,而且联合英国、瑞士、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8个国家于1961年成立了“黄金总库”进行市场干预,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免强维持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71年10月美国宣布停止以35美元兑换黄金后而瓦解。
(三)市场干预
一直主张自由经济、反对干预市场的市场经济国家,为了解决黄金信用额度不足而普遍对黄金市场实行干预政策,以期通过人为的干预稳定黄金市场,从而实现金价的稳定,避免因金价的波动而引起社会经济的动荡。黄金信用额度供给的相对不足,本应出现金价的上涨,但为了保持货币的稳定性,无论是英镑为中心的金块汇兑本位制,还是美元为中心的金汇兑本位制都实行固定价格制,各国央行干预市场金价,人为地以行政手段制抑价格。35美元/盎司的黄金官价从1934年维持到1972年,长达38年。但是价格管制不仅没有解决黄金信用额供给不足的基本矛盾,相反还在加剧。人为调节黄金供求平衡只是暂时的,随着矛盾的累积到一定程度后总会引爆,并形成对社会的巨大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