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olling Stones -《Exile on Main St.》[Deluxe Remaster Edition][MP3]
专辑英文名: Exile on Main St.
歌手: The Rolling Stones
音乐风格: 摇滚
资源格式: MP3
版本: [Deluxe Remaster Edition]
发行时间: 2010年04月13日
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简介:

专辑码率:320 CBR
专辑介绍:
初听这张专辑是高中时买的卡带,滚石代理的。第一次听,糊里糊涂不知道听了什么,只觉得又闷又长,於是搁在一旁,改听Sticky Fingers,马上进入状况,於是与这张专辑失之交臂,又过了好几个月。然后不知怎地再度挖出这张重听,奇怪,好像有点儿意思了。觉得里面藏满了线索,影影绰绰,在向我招手。然而不管怎么听,都难以逼近那深邃丰饶的源头。
於是把卡带内附的歌词拿出来研究,发现没什么大用,因为错字太多(我的英文程度多少也是那阵子自己校对歌词操练出来的),Mick Jagger的声音又埋在层层迭迭的乐器底下,怎么听都听不真切。但就在一遍一遍反覆聆听这张专辑的过程里,它的根鬚就这样蔓生延伸到我的体内,再也拔脱不去了。
十多年过去,听这张专辑怕不有上千遍。但仍然不觉得已经通透。每次听,仍然有新的感受,仍然觉得这是穷毕生之力也听不完听不透的作品。这几个嗑药嗑昏了头每天开派对的酒鬼,怎么可以做出这么恐怖的音乐呢,但愿我知道。
1971年,滚石为了躲避英国政府查税而跑到法国南部去住。Keith Richards买了一间花园豪宅,有个巨大无朋的地下室。於是他们把地下室改装成录音间,以那座现在已经成为录音史传奇的Mobile Unit(装在一辆卡车里)录制整张专辑,那辆卡车就停在花园当中。酷热的夏季,地下室的墙壁不断淌著蒸汽凝结的水珠,各方閒人日以继夜来到这幢巨宅探班鬼混,派对从未停止,美酒佳肴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助兴药品,从大麻到海洛英,伸手可得。流浪汉和时尚名流混处一室,性的气味瀰漫在蔚蓝海岸的空气里...。
Stones的这张新作完全没有deadline,他们玩一玩,闹一闹,然后钻进地下室录音。Mick写好一首歌,Keef弹一弹和絃,先录一段demo,然后第二天,钢琴手Nicky Hopkins或者萨克斯风Jim Price进去试一试不同的编曲,可能Mick Taylor或者Charlie Watts会出出主意,可能他们会换别首歌试试。在这样閒逸的状况下,Mick和Keith写出了一大堆的歌,录了无数个take,每首歌都有一大堆版本。没有人知道最后该怎么收场,就这样继续无穷无尽地磨下去。他们反正是自我放逐的一群,正当干些波希米亚风格的事情。
而Keith Richards的海洛英癮在此时已经根深蒂固,他常常忽然「失踪」好几个小时,大家都心知肚明他去干嘛了。他常常好几天不睡觉,然后一躺下来就昏睡四十八小时。许多朋友在燠热窒闷的地下室录音间来来去去,各自贡献了一些声音,有的用上了,有的没用。他们的制作人Jimmy Miller把无数层声音迭了又迭、压了又压,使整张Exile On Main Street听起来就像蒙著一道无法穿透的、窒闷炎热的雾气,所有的声音元素在这一大块浑沌里进进出出,浮起沈落,乐器之间彼此漏音,鼓和贝斯经常并不守住固定的节拍,而在走音和偏位的边缘猛飆乱跑。这一整片声音,深得望不到底,处处迸散著漫涣的火光。
最后,Mick抱著一大堆的母带,决定这应该要做成双专辑。然后他们把带子送到好莱坞,迭录了更多的女声合音和铜管,把原就密密麻麻的音场做得更加滴水不透。1972年,Exile On Main Street正式发行,据Keef说,这个标题就是他们录制这张专辑时的状态,一群被放逐的浪子,在大街上。Main Street是无数美国小镇都会有的一条贯串城区的干道,往往某条highway进了城就改名叫Main Street,出了城便恢复原名。这部雄浑壮伟的鉅作,正是滚石探索美国音乐集其大成的总验收--蓝调、乡村、灵魂、福音,从Gram Parsons教给他们的白人歌谣到国会图书馆留下来的二○年代密西西比田野录音,Exile On Main Street探索了摇滚乐所从出的美国文化最深邃的灵魂,也替后世树立了一座绝难攀越的巨碑--或者该说,一条切进美国音乐古老的心臟地带的Main Street。
Exile On Main Street刚出版时,媒体一片恶评,有的骂它混音乱七八糟,有的骂它自我耽溺莫名其妙。不过我想,当年开骂的乐评人现在应该都恨不得那些文章被大家忘记。Exile On Main Street,如今大家都同意,是摇滚乐诞生至斯,最值得纪念的扛鼎之作,可能也是滚石最好的一张唱片--不幸的是,它也是滚石最后一张真正担得起「伟大」两字的专辑,结束了他们从1968年起算的辉煌年代。
这张专辑,值得逐曲细细写评述,加上注释,写成一本书。不过我们并没有那么多时间,还是先用耳朵听听看吧。老话一句,听摇滚而竟然不识此碟,只能说是你的不幸了。
(感谢这篇网摘的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