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l Shaham -《维尼亚夫斯基 - 第一和第二小提琴协奏曲,萨拉萨蒂 - 流浪者之歌》(Wieniawski - Violin Concertos Nos 1 & 2, Sarasate - Zigeunerweisen)[APE]
专辑英文名: Wieniawski - Violin Concertos Nos 1 & 2, Sarasate - Zigeunerweisen
专辑中文名: 维尼亚夫斯基 - 第一和第二小提琴协奏曲,萨拉萨蒂 - 流浪者之歌
艺术家: Gil Shaham
古典类型: 协奏曲
资源格式: APE
发行时间: 1991年
地区: 德国
简介:

资源出处:来源自网络搜索,感谢原发布者的慷慨分享!(APE+CUE+COVERS+LOG)
专辑介绍:
维尼亚夫斯基 (Henryk Wieniawski, 1835-1880),波兰小提琴家、作曲家
1835年7月10日出生於波兰,他的音乐天份在他很小的时候便被发掘,当他八岁时有位捷克小提琴家听了他演奏后,马上表示:“he Will Make His Name For Himself”。 1846年他便获得第一奖,之后他私下还与massart学习了两年。1848年他与他的弟弟(弹钢琴)一起于巴黎开了一场音乐会之后,他们更前往圣彼得堡开了五场非常成功的音乐会。
同年秋天他回到波兰,认识了一位波兰作曲家stanislaw Moniuszko(1819-1872),他开始尝试作曲,同时也感到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有些不足,隔年他又回到巴黎音乐院学和声,一年后他便毕业。
当他学生的日子一结束,他便以一位旅行演奏家的身份到处表演。光在俄国他就与他的弟弟举行了200场的音乐会。如此频繁的演出,除了为他们带来好评外,也遭致一些负面的批评,其中包括有位俄国作曲家也是乐评家的alexander Serov便警告大家不要吹捧这些天才,认为这两兄弟只能炫耀技巧而已。然而维尼亚夫斯基很快便证明他不只是位炫技者。到1853年他已创作出版了有14首作品。
1858年维尼亚夫斯基与anton Rubinstein [鲁宾斯坦(1829-1894),俄国作曲家与钢琴家] 在巴黎合作演出。后来鲁宾斯坦便竭力邀请维尼亚夫斯基与他前往俄国st. Petersburg一同推动音乐发展。从1862年到1868年维尼亚夫斯基便在st. Petersburg新成立的音乐院中任教。
四年后,也就是1872年,维尼亚夫斯基再度展开他的世界巡迴演奏工作。头两年是在北美洲表演,第一年与鲁宾斯坦共举行215场表演,结束后二人皆疲累不已,然而维尼亚夫斯基却与paulina Lucca合作继续次年的演出。如此虽然为他获得财富,却也危害到他的健康。1875年仍不断举行音乐会。1876年在德国的巡迴表演,更让人将他与sarasate(萨拉萨蒂,西班牙小提琴家与作曲家)相比较。
之后维尼亚夫斯基虽然身体状况每下愈况,甚至在演出中不支倒地,但为了经济需求,他仍不断巡迴表演,最后於1880年死在莫斯科。
在paganini之后的众多多小提琴中,维尼亚夫斯基可说是最接近顶尖的一位。他的演奏融合了法国学派的技巧以及斯拉夫民族的气质。他不仅能轻松地炫耀过人的技巧,更能另听众感动得落泪。他以强烈的抖音(vibrato)加强他优美动人且富有情感的音质。鲁宾斯坦称赞他为:当代无庸质疑最伟大的小提琴家。
维尼亚夫斯基的握弓方式与当时的习惯大不相同:他将右手肘抬得相当高,并且以食指第二指节以上部分压紧弓。后来许多小提琴家采用此种方式,尤其是俄国学派。carl Flesch [傅雷胥(1873-1944),匈牙利小提琴家,教育家] 的‘俄国式握弓’应该正是源自维尼亚夫斯基。在作曲方面,维尼亚夫斯基统合了自paganini 帕格尼尼(1782-1840),意大利小提琴家与作曲家之后的崭新技法,并融入浪漫思想及斯拉夫民族色彩。
从他的玛祖卡舞曲及波兰舞曲便可证明他深具波兰民族主义的思想。他最重要的作品是二首小提琴协奏曲。另外则是在练习曲的创作上(l'ecole Moderne与etudes-caprices),可说是仅次与paganini的24首caprices而最富有音乐性与挑战性的小提琴练习作品。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升F小调,Op.14,作于1852年,为其17岁时的作品。
第二小提琴协奏曲,D小调,Op.22,作于1862年。维尼亚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萨拉萨蒂 (Pablo Sarasate, 1844-1908),西班牙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
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萨拉萨蒂的作品自始至终十分讲究效果和技巧,都是纯粹的小提琴作品。这一首乐曲是萨拉萨蒂所有作品中最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它那荡气回肠的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织出来的绚烂效果,任何人听后都会心荡神驰不已。
吉普赛民族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但都是从不定居的流浪民族,世世代代过着清苦而又饱受歧视的生活,但这个民族活泼、乐观、能歌善舞。作者萨拉萨蒂运用十分恰当的手笔描写了这一民族性格的几个侧面,并使小提琴的旋律性与技巧性得到相当完美的结合。本曲中的管弦乐伴奏部分,也是作者亲自编配的。
(介绍来自网络整理,感谢原发布者!)


特别说明:
1、本人所上传的所有资源仅供试听之用。有需要的朋友请购买正版CD。
2、由于带宽限制,请大家在下载时给予充足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