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ious -《钢琴协奏曲的艺术》(The Art of Piano Concerto)1.7新年巨献超级震撼——Simon Barere演奏拉赫玛尼洛夫第二钢琴协奏曲[APE]
专辑英文名: The Art of Piano Concerto
专辑中文名: 钢琴协奏曲的艺术
艺术家: Various
古典类型: 协奏曲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1.7新年巨献超级震撼——Simon Barere演奏拉赫玛尼洛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发行时间: 2008年
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简介:

专辑介绍:
钢琴协奏曲的艺术
如果说古典音乐中有像NBA球赛那样的明星阵容的话,那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定是在三种音乐体裁上——歌剧、室内乐和协奏曲。有的歌剧录音,仅仅凭着指挥家和独唱的名字,就可以吸引众多乐迷争相追捧。甚至有的歌剧阵容之豪华,演出者名声之响亮已经远远超过了演出水平的本身。
同样,室内乐的组合也有众多吸引人之处。原因在于很多独奏艺术家并不经常与其他音乐家合作室内乐,那么他们的室内乐录音就显得尤其珍贵。如果是几位大牌明星的合作,那就更可谓是稀世珍宝。历史上着名的组合太多了,例如Kreisler与Rachmaninoff, Milstein与Horowitz, Menuhin与Gould,以及Rubinstein, Heifetz与Piatigorsky的三重奏组合……哪怕只是冲着他们的名声,也很难有人不去喜欢这些录音。
再说到协奏曲,独奏者与乐团争相抗衡的场面可以说是更加精彩,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种音乐体裁之一。钢琴是我最喜欢的乐器,我也收集了不少着名钢琴协奏曲的一些非常精彩而大众又不常能欣赏到的录音。其中一些可谓是巨星碰撞,例如我在其他专辑中发布过的Karajan与gould,Karajan与Kempff的合作;还有一些是我将在这个系列里专门发布的录音,每个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我不敢保证这里的每个录音能对上所有人的胃口,但是我可以很肯定的说他们都是协奏曲录音史上的瑰宝,绝对值得欣赏和收藏。
米开朗吉利 --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1947年斯卡拉歌剧院现场)
专辑介绍:
作为这个系列的首发,这首协奏曲的指挥家似乎不甚有名。
但是这个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的录音在当初实在给了我太大的震撼,直到今天再听这个录音,我也依然觉得他有着其他所有版本无法比拟的出色之处。这并不是表明这是所谓的“最佳”版本说是诸如此类的说法。皇帝协奏曲的出色录音是在太多,还有那么多是我根本没有听过的,我没有资格下如此武断的评论。
然而,大家可以在这里欣赏到钢琴家Michelangeli那璀璨的音色是如何在庞大的乐队面前闪耀着夺目的光芒;他那带有钻石般的明亮和水晶似的冰冷琴声,又是怎样的在火热的激情中燃烧。或许只有他的琴声最能在这里体现出“皇帝”的尊贵——有着火红的绚丽的富贵,同时又散发着极光一般的冰力,冰与火的交汇在他的左右手下展现无疑。
录音是1947年斯卡拉歌剧院的现场,音质十分差,不过这个缺陷并不十分影响我们从录音中欣赏到Michelangeli华丽而高超的技巧和他难以匹敌的对音色的把握。乐队的伴奏在这里似乎显得不是那么出彩,但是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衬托出了钢琴的绚烂,在高潮的独奏与乐队的斗争段落,也丝毫没有输给Michelangeli帝王般的琴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唱片收录的维瓦尔第协奏曲的第三乐章(改编版),是一首我本人不大熟悉的作品,但是却非常出色。Michelangeli在维瓦尔第协奏曲中表现出的霸道气势,已经有霍洛维茨的味道了,但是比起霍洛维茨来讲更加自律而不疯狂。所以,这是除了主打菜皇帝协奏曲之外的一个精彩的小品,也可以说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吧。
专辑曲目:
Beethoven
1-3.Piano Concerto No. 5
Mario Rossi, conductor
1947.11.24
Vivaldi
4. Concerto in B minor, mov. 3 (transcribed by Alessandro Tamburini)
Ernest Ansermet, conductor
1942.11.11
Beethoven
5.Piano Concerto No. 5, 1st movement (fragment)
Ernest Ansermet, conductor
1942.11.11
Grieg
6.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1st movement (fragment)
Ernest Ansermet, conductor
1941.6.7
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piano
科尔托 -- 舒曼钢琴协奏曲(1951年柏林现场)

专辑介绍:
这张Audite唱片公司发行的专辑中的舒曼钢琴协奏曲,听了以后绝对让人耳目一新。弗里恰伊的指挥和卡拉扬的风格有些相似,严谨而细腻,气势博大。科尔托虽然演奏这首曲子似乎稍稍有些吃力,在一些快速的段落错音频频,但是奇怪的是他总能让听者听到意想不到的精彩的乐句。
要说这首协奏曲录音最出彩的地方,一定是在末乐章的开头。从第二乐章的尾声到第三乐章辉煌的前奏,科尔托以一种开拓性的,我们从未在别的录音里听到过的方式表现出音乐本身蕴藏的无限魅力,仿佛是一瞬间从一个冥想的世界,飞跃到了充满光明的天际之中。
我第一次听这个录音的时候,听到这个段落我目瞪口呆……久久回不过神来,直到最后一个乐章精彩粉尘的演奏已经进行到了最后,我才逐渐苏醒过来,享受科尔托灵敏的捕捉音色变化的演奏以及弗里恰伊细致到极点的伴奏。
每一个喜欢舒曼钢琴协奏曲的音乐爱好者都有必要聆听这个录音,相信我,一定有难忘的经历。
专辑曲目:
Tchaikovsky
1-4.Piano Concerto
1957.1.24
Schumann
5-8. Piano Concerto
1951.5.15
9.Speech from Fricsay
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piano
Ferenc Fricsay, conductor
Radio-Symphonie-Orchesters Berlin
巴雷尔 -- 拉赫玛尼洛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日期不详)

专辑介绍:
可以说,Simon Barere是在技术层面上唯一一位可以与Horowitz叫板的钢琴家。只可惜死的太早,没有留下Horowitz那样丰富的录音,甚至现在了解他的人也不多。
APR公司出版了一套5CD的Barere在40年代的一些卡内基音乐会的现场录音,其中包括这唯一的一个协奏曲录音——拉赫玛尼洛夫第二钢协。这毫无疑问是我听过的,最狂妄的、最火热的、最令人激动的、最让人不可思议的录音。换一种说法,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我听过的最好的拉二!虽然我尽量避免使用“最好”这样的形容词,但是我不得不隐晦的用这个形容词去形容Barere的这个录音。
其实Barere的音色具备了非常完备的优点——颗粒性、穿透力还有歌唱性,这可以说是钢琴家需要做到的三个最重要的方面。霍洛维茨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在拉赫玛尼洛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这样庞大复杂的作品之中,他可以同时将这三种音色特性发挥到极致。而如果挑剔的分析,其他的钢琴家难以同时做到如此之完美——大多数俄罗斯钢琴家缺乏让钢琴唱歌的能力,而以Cortot为代表的法国钢琴家虽然有着优美的旋律性,但是在难度的挑战方面他们显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德国钢琴家大多数都显得缺乏穿透力,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变现力的缺陷,但是仅仅就音色讲,就是一个小小的遗憾。诸如肯普夫、施纳贝尔和巴克豪斯这样的德奥大师,可以说并不注重音色的雕琢,更着力于表现理性的美感。这一方面是艺术取向的问题,一方面也是能力所限。
可是,Horowitz和他的同学Barere可以说是在这方面做到了完美。Horowitz我已经讲得过多了,可以简单说说Barere。就只需要听听这个协奏曲录音的最后一个乐章,分作三部分:开头的乐段,你可以听到Barere的指尖的灵动,这是颗粒感强的表现;而中间的抒情段落,他的歌唱性不亚于Francois或者是Rosenthal这样的大师;最后的高潮部分,他的琴声简直就是一座大炮,穿透了整个庞大的乐队,除了霍洛维茨之外,没有第二个人可以超越他的这种力量了。
我相信这里大部分朋友还没有听说过这位伟大的钢琴家,听听这个录音吧,你会感到震撼!
专辑曲目:
1-3. Concerto for Piano no 2 in C minor, Op. 18 by Sergei Rachmaninov
Performer: Simon Barere (Piano)
Conductor: Antonia Brico
Orchestra/Ensemble: Orchestra
4. Sonata for Harpsichord in A major, K 113/L 345 by Domenico Scarlatti
5. Scherzo for Piano no 3 in C sharp minor, B 125/Op. 39 by Frédéric Chopin
6. Impromptu for Piano no 1 in A flat major, B 110/Op. 29 by Frédéric Chopin
7. Waltz for Piano in A flat major, B 131/Op. 42 "Grande Valse" by Frédéric Chopin
8. Concert Etudes (3) for Piano, S 144: no 2 in F minor, La leggierezza by Franz Liszt
9. Concert Etudes (2) for Piano, S 145: no 2, Gnomenreigen by Franz Liszt
10. Etudes (12) for Piano, Op. 8: no 12 in D sharp minor by Alexander Scriabin
11. Etudes (12) for Piano, Op. 10: no 8 in F major by Frédéric Chopin
12. Waltz for Piano in A flat major, B 131/Op. 42 "Grande Valse" by Frédéric Chopin
13. Concert Etudes (2) for Piano, S 145: no 2, Gnomenreigen by Franz Liszt
14. Lachtäubchen (Behr) "Polka de W.R." by Sergei Rachmaninov
15. Interview
Performer: Simon Barere (Pia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