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 SLYME (屎烂帮) -《“GOOD JOB!” CHRISTMAS EDITION》专辑[WAV]
专辑中文名: “GOOD JOB!” CHRISTMAS EDITION
别名: “グッジョブ!”クリスマス特別仕様
歌手: RIP SLYME (屎烂帮)
音乐风格: 嘻哈/说唱
版本: 专辑[WAV]
发行时间: 2005年12月7日
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简介:

专辑介绍:
Rip Slyme在正式出道后的第二张精选专辑!与第一张精选专辑乐曲风格完全不同,属于新式嘻哈。乐曲旋律更加复杂,歌词更加激烈。在保有元风格的同时,又融合了现代元素。节奏感劲爆。也是Rip Slyme在11年里的成长的一个浓缩。本CD中名为「Super Shooter」被选为动画《杀戮都市》(GANTZ)的片头曲,估计有很多人是从欣赏这首歌以后注意或喜欢上Rip Slyme的吧?虽然个人觉得第二张精选没有超过第一张精选「YAPPARIP」但仍然是一张优秀的CD,推荐收藏!
组合介绍:
Rip Slyme(屎烂帮;音译:力普·史莱姆;日本语:リップスライム)是一组日本的嘻哈乐团。由四名MC(RYO-Z、ILMARI、PES和SU)和一名DJ(FUMIYA)组成。他们的音乐受到旧式嘻哈(old school hip hop)和其他嘻哈音乐的影响,例如The Pharcyde、迪拉索(De La Soul)、人民公敌(Public Enemy)、侏罗纪5号(Jurassic 5)、野兽男孩(Beastie Boys)、DJ Premier和Leaders of the New School等歌手或团体。作为MC的4人配合完美无间。如果Rip Slyme和Dragon Ash、Kick the can crew(踢馆高手)被认为是对日本的嘻哈音乐有着重大贡献的乐团。
成员介绍:
RYO-Z(1974年7月15日—),本名:成田亮治
来自东京,AB型。负责担任MC,是乐团的初期成员之一。
ILMARI(1975年6月17日—),本名:荻原イルマリ惠介
来自芬兰的赫尔辛基,A型。父亲是日本人,母亲则是芬兰人。是乐团中的MC,也是初期成员之一。有的时候也会使用“ILLMARI”这个名字。
PES(1976年12月27日—),本名:千叶昌嗣
来自东京,AB型。负责担任MC,是乐团的初期成员之一。“PES”这个名称是在学生时代的RYO-Z替他取的。
SU(1973年11月20日—)本名:大槻一人
来自神奈川县,O型。负责担任MC。本名“一人”以直式书写时,与日文中“ス”(发音:su)这个字相似,因此使用“SU”作为名称。在加入屎烂帮前曾与DJ FUMIYA的哥哥组成团体“MELLOW DOWN”。曾经是团体“EAST END”的舞者。
DJ FUMIYA(1979年3月14日—),本名:竹内文也
来自神奈川县,A型。负责担任DJ。曾向“EAST END”中DJ YOGGY学习。过去为SPEED、DA PUMP等团体担任DJ,也负责替许多歌手制作乐曲的混音(remix)版本。在2005年6月16日因为自律神经失调症离开团体前往冲绳修养,在2006年6月3日宣布将在该年秋天重新归队。之后于2006年10月13日的“MUSIC STATION”节目上正式复出。
※ 旧式嘻哈(old school hip hop)指非常早期的说唱音乐,来自1970年代和1980年代纽约市街头的“街角派对”(block parties)。在现代的定义中,旧式嘻哈通常代表1990年代初期在许多广播电台和电视频道上播放的嘻哈音乐,包括“BET”电视台。
旧式嘻哈最早是从1970年代纽约的碎拍(breakbeat)DJ出现开始,包括“Kool DJ Herc”、“Grandmaster Flash”等人将放克唱片中的间奏部份延长,创造出更适合跳舞的音乐。他们将只有打击乐器的间奏部份延长,因此发展出更多混音和刮碟(scratching)的技巧,之后更造成混音歌曲(remix)的流行。
随着嘻哈族群的扩张,表演者开始在音乐播放的时后说话,这就是最早的“MC”(饶舌者,或称“emcee”)。表演者每次通常都会饶舌数个小时,包含一些即兴的内容、简单的四拍节奏,以及基本的迭句(chorus,或称副歌)。在“Kool Herc & the Herculoids”这个由多名MC组成的团体出现后,这样的MC团体开始在全美国出现并活跃。MC们在声音和节奏性方面继续发展,将关于性爱或其他“下流”(scatological)的歌词与简单的押韵结合。这些早期的饶舌也吸收了来自非裔美国族群的文化,例如一种称为“the dozens”的口语文化。
旧式嘻哈经常取样自迪斯可、灵魂和放克音乐。然而,很快的旧式嘻哈开始大量使用电子鼓(drum machine)和流行的“间奏”样本音乐。因延长间奏时间而发展出混音和刮碟的技巧。刮碟(scratching)是 Grandwizard Theodore 在1977年发明的,之后在一些DJ作品中被找到,例如Grandmaster Flash的《Adventures on the Wheels of Steel》(意为在铁轮上的冒险)。随后刮碟造成了嘻哈音乐中混音歌曲的流行。在1984年,马尔雷·马尔(Marley Marl)无意间在取样机(sampler)中发现了电子鼓的响弦声响(snare),这项发现在电子放克(electro)和之后的嘻哈音乐类型中是极为重要的。与新式嘻哈(new school hip hop)在押韵上不同,旧式嘻哈在押韵和语调的抑扬顿挫方面较为简单。
※ 因暂无中文资料,只贴出基维对新式嘻哈一词的英文描述地址。http://en.wikipedia.org/wiki/New_school_hip_h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