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achaturian 哈恰图良 -《第二交响曲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组曲》(Symphony No 2 And The Battle Of Stalingrad Suite)[APE]
专辑英文名: Symphony No 2 And The Battle Of Stalingrad Suite
专辑中文名: 第二交响曲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组曲
艺术家: Khachaturian 哈恰图良
古典类型: 交响曲
资源格式: APE
发行时间: 1993年
地区: 英国
简介:

专辑介绍:
人们常把阿兰·哈恰图良视作俄罗斯作曲家。这虽不是大错,但却容易引起对他音乐的误解。许多之前的俄罗斯作曲家——不管是巴拉基列夫、鲍罗丁还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都被高加索地区附近的异域音乐风情所深深吸引。俄罗斯音乐家也经常情不自禁地向往东南部如画的旋律、丰富的和声和多彩的器乐音色。哈恰图良和这些音乐家最大的区别便是,他是在高加索地区土生土长的作曲家。他的整个文化背景都浸泡在当地的民谣和民俗中。俄罗斯人看来的异域风情对哈恰图良来说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他转而学习西方音乐时,反而觉得那才具有外国情调,由此不免为法国印象派的多姿多彩而着迷,程度不亚于我们对东方音乐的神往。
哈恰图良是亚美尼亚人,家境贫困。早年他就崭露出对周围音乐的极高兴趣,不仅仅是亚美尼亚音乐,还有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音乐。哈恰图良并未兴趣使然地学习音乐和读谱,除了聆听,他仅有的音乐体验便是在学校管乐队中演奏大号。然而,他渐渐地确信自己生来就注定是个音乐家,最终来到莫斯科,申请进入名声显赫的格涅钦(Gnessin)音乐学院就读。那时他不通俄语,年龄不小,毫无专业基础,但他并未退缩。在哈恰图良一知半解地学习颤音时候的年龄,普罗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维奇早就创作出了传世之作,盛名远扬了。
有一点很明显,哈恰图良对他所选择学习的音乐毫无所知。当有人问他想从事哪种类型的音乐时,哈恰图良说自己从来没考虑过这点。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学拉大提琴。学了三年乐器演奏之后他才进入作曲班就读。但哈恰图良进步神速,一年之后便出版了首部作品的乐谱。随后他正式进入格涅钦音乐学院深造,1933年毕业时早已入而立之年。
哈恰图良在莫斯科的学习生涯并未改变其作曲风格,此后的每部作品也都显现出浓郁的亚美尼亚文化背景。作曲家曾言简意赅地说过“作为一个亚美尼亚人,我当然会情不自禁地写亚美尼亚音乐”,所以并不存在故意的引用或牵强附会的旋律移植。关于亚美尼亚音乐,有一点值得特别提及,也能解释哈恰图良音乐一贯的如此丰富多彩:对亚美尼亚农民和民间艺人而言,一些七和弦倒是和弦,而正常的大调小调三和弦反而不是和弦。所以当哈恰图良将民间不羁的和声规则引入西方“艺术”音乐之后,也为其增添了一种全新的和声法则和作曲技法。作曲家第一部动用全编制管弦乐团的大部头作品是《第一交响曲》(1934),当时好评如潮。随着日后风格日渐成熟,人们便稍嫌这部交响曲乳臭未干。哈恰图良凭借他1937年创作的《钢琴协奏曲》首次享有国际声誉。1940年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更令他如日中天。作品是题献给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并为小提琴家频繁演出。
源自emule搜索,感谢原发布者。ape+cue+cov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