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想象力》(The Marketing Imagination)[PDF]
中文名: 营销想象力
英文名: The Marketing Imagination
资源格式: PDF
发行时间: 2007年09月
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营销想象力》自1983年出版以来得到广泛赞誉,被评为全面体现莱维特(Theodore Levitt)思想的经典之作,收录了莱维特最为经典和观点最为前卫尖锐的11篇文章,向我们充分展示了大师的风采:思维敏锐、见解深刻、博学多识,还有 —— 一如既往地富有想象力。
管理 >> 市场/营销 >> 市场营销
作者简介
西奥多·莱维特(Theodore Levitt)是公认的现代营销学的奠基人,曾任《哈佛商业评论》主编,作为市场营销领域里程碑式的偶像人物,他那些令人耳目一新但又充满争议的书籍和文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和实业界人士。
莱维特1925年生于德国,后移居美国,1959年加入哈佛商学院,不久即获得很高的国际声望。《营销短视症》最初刊登于《哈佛商业评论》,一经发表即大获成功,1000多家公司索要了3500。份重印版,40年来,总共已售出850000多份,是《哈佛商业评论》历史上最为畅销的文章之一。
1983年,莱维特另一篇文章《市场全球化》再次引起轰动,在国际商业界引发了至今不能平息的争论,它使“全球化”一词载八了管理学词典,文章中莱维特做出了一个大胆预言:全球化已然来临,不久之后全球性公司将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以同样的方式销售它们的商品与服务。
莱维特一生获奖无数,曾四度荣膺《哈佛商业评论》年度最佳论文“麦肯锡奖”;此外,他的《营销创新》书获1962年度管理学院杰出商业书籍奖;1969年获商业新闻约翰·汉考克奖;1970年获“年度营销人”帕林奖;1976:年获乔治·盖洛普卓越营销奖;1978年获全美营销协会杰出贡献奖;1989年获国际管理理事会威廉姆M.麦克菲利奖。
媒体评论
莱维特教授说,他有一个博学的朋友,但是不是研究营销学这一领域的,这位朋友对莱维特教授说:“推动你们这一领域的真正的动力,是想象力。”所以,莱维特教授把他的书命名为“营销想象力” (当然,该书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了想象力以外的很多经久不衰的营销课题)。谈到营销想象力,我总觉得有些笨嘴拙舌、文不逮意,怎么说、怎么写,都觉得自己的表达不如莱维特教授的表达那么“信达雅”(我想,陈春华教授应该也跟我有同感),因而不得不大段大段地摘抄莱维特教授的原话:“如果不能发挥营销想象力,不发挥热情当的神奇力量,现代营销科学和深度分析都只会是百无一用。世人总是希望找到一些简便的方法和精细的计划,来解决他们碰到的问题。现在管理者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他们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个世界到处都是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这些对手在不停地发明新产品、寻找提供这些新产品的新方法,以此绕过那些根深蒂固的旧事物,远远地跑到了前面——那就是拜他们的想象力所赐。所以,即使是那些根基深厚的企业,也必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要知道,正是他们的想象力,还有他们的前辈们的事业心,把他们带到了现在这个位置。”
营销想象力之所以那么重要,一是因为营销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是因为想象力在各种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实践发展、理论探讨和教育普及,营销的重要性几乎已经深入人心了。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经济中,营销作为企业的火车头和增长的发动机已经成为一个“硬道理”,虽然相对于生产和财务等传统的企业职能,它似乎更像是企业的“软力量”。
我们中国人和中国企业为了激发想象力,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各种教条的禁锢。胡锦涛总书记今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所作的讲话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回顾党的奋斗历程,我们党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坚持解放思想的结果。”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走过了近三十年历程的中国营销界,也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各种禁锢。回顾过去这段历史时期,也可以说,中国企业在营销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营销理论上的每一重大突破,营销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坚持解放思想的结果。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中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不利因素,关键看我们各个企业是否能够克服不利因素、利用有利条件,是否能够进一步解放思想,是否能够再次发挥、持续发挥想象力,特别是营销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