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有哪些危害?
用抗生素危害无穷 要走出六大误区
药品安全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大事。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指出,目前人们在抗生素使用上存在六大误区,由于滥用抗菌药危害无穷,患者应当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误区之一:抗生素越多药效越好。许多病人使用普通抗生素一两天后见没有明显好转,就要求医生用其它更新的抗生素,或增加使用其它抗生素。其实,对急性感染,抗生素一般要用3-5天。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
误区之二:新药比老药好。不少人认为抗生素“越新越好”“越贵越好”“越高级越好”。其实每种抗生素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而选择。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也便宜,再加上人们不经常使用,疗效反而可能更好。
误区之三:抗生素是消炎药。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就没有疗效。而且,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这些菌群互相制约,保持体内的微生态平衡。如果用抗生素治疗非细菌性炎症,会引起菌群失调,招致其他疾病的发生。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误区之四:无规律服用抗生素。许多人患病后,病情较重时尚能按时按量服药,一旦病情缓解,服药便随心所欲。但抗生素的药效有赖于其有效的血药浓度,如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误区之五:抗生素储备量越多越好。由于现在就医费用日益昂贵,人们越来越习惯在家储备包括抗生素在内的药品;再加上从7月1日开始,必须凭处方购买抗菌类药物,造成不少市民开始提前囤积抗生素。而药品都具有一定的保质期,大量囤积药物很容易造成药品过期,而且药品一般都需要相应的存储条件,一旦吃了过期、变质、失效药,不仅会贻误治病的时机,甚至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误区之六:大人小孩儿药量一样。小儿用药剂量和大人不同,而有的家长不按医嘱服药,拿成人用的药量给孩子服用,以为只要对症就能治病。殊不知,有些抗生素对骨骼发育会产生抑制作用,成人可用,但孩子万万吃不得。所以说,家庭用药要遵医嘱,不可想当然用药。(完)
抗生素种类介绍
发表日期:2003年/06月/06日
·青霉素类:
青霉素钾(钠)注射剂
青霉素V片
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剂
苄星青霉素注射剂
苯唑西林注射剂
氯唑西林注射剂
氨苄西林注射剂
阿莫西林胶囊、片
哌拉西林注射剂(氧哌嗪青霉素)
*氨苄西林/舒巴坦注射剂
(优力新、舒他西林、舒安新)(进口)
限二级以上医院使用,并需个人部分负担。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剂、片(安灭菌)
限二级以上医院使用。
·头孢菌素类:
头孢氨苄胶囊、片
头孢羟氨苄胶囊
头孢拉定注射剂、片、胶囊
头孢唑啉注射剂
*头孢呋辛注射剂、片(西力欣)(进口)
限二级以上医院使用。
头孢克洛胶囊(进口)限二级以上医院使用。
*头孢曲松[ 特 ]注射剂(头孢三嗪)[ 适 ]
(1)严重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
伴有全身毒血症状的全身感染者;
(2)病源菌己查明的严重感染 者;
(3)严重混合感染者;
(4)限二级甲以上医院使用并需个人部分负担。
头孢噻肟注射剂
* 头孢他定注射剂(复达欣、凯复定)(进口)
[适]适(1)严重混合感染;
(2)病原;菌己查明,药敏敏感的严重感染者,
(3)限二级以上医院使用
(4)需个人部分负担。
*舒巴坦/ 头孢哌酮注射(进口)
[适 ](1)严重混 合感染;
(2)病原菌己查明,药敏敏感 的严重 感染者;
(3)限二级以上医院使用;
(4)需个人部分负担。
*亚胺培南/西 司他丁 [特]注射剂(泰能)(进口)
[适](1)耐药菌引起的严重感染;
(2)严重医院内感 染;
(3)复合感 染(如革兰氏阳性、阴性、厌氧 菌混合感染);
(4)病源未查明的严重感 染;
(5)限 二级甲以上医院使用并需个人部分负担。
·氨基糖试类:
庆大霉 素注射剂、片
妥布霉素注射剂
阿米卡星注射剂(丁胺卡那霉素)
人观霉素注射剂(淋必治)(进口)
限二级以上医院使用。
*硫酸奈替米 星注射剂(进口)
限二级甲以上医院使用。
*硫酸奈替米星注射剂(进口)
限二级甲以上医院使用并需个人部分负担。
四环素类
盐酸四环素片
盐酸土霉素片
多西环素片、胶囊(强力霉素)
·氯霉素类:
氯霉素注射剂、片、胶囊
·大环内酯类:
阿奇霉素胶囊(泰力特)
需个人部分负担
红霉素注射剂、片
罗红霉素片(进口)
需个人部分负担。
琥乙红霉素片
麦白霉素片
交沙霉素片
麦迪霉素胃溶片
乙酰螺旋霉素胃溶片
·其它抗生素类:
去甲万古霉 素注射剂
*万古霉素注射剂(进口)
限二级甲以上医院使用。
克林霉素注射剂、胶囊(氯洁霉素)
林可霉素注射剂
磷霉素注射剂
多粘菌 素E注射剂、片(进口)
参考文献:http://iask.sina.com.cn/b/13140.html?from=related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使用量、销售量排在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生素。以往抗生素可随意在药店买到;住院病人使用抗生素的费用占总费用的50%以上(国外一般在15%~30%)。
目前,全球因感染造成的死亡病例中,呼吸道疾病、感染性腹泻、麻疹、艾滋病、结核病占85%以上,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对一线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性几乎是100%。
如果不解决抗生素滥用的问题,那么,没有可供医生选用的有效药物时代将为时不远。
历史上第一种抗生素
青霉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抗生素,诞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这一发明成功地解决了临床上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难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战争伤员,揭开了抗生素家族救苦救难的新篇章,人类平均寿命因此增加10岁。医学史上,很多细菌感染曾是无药可治的绝症,造成了难以计数的人类死亡。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品种众多、价格低廉的抗生素广泛随意地使用在医学和其他领域,使肺炎、肺结核等病的病死率降低了80%。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已成为引起临床感染较为常见的病原菌。而相应有效的抗菌药物不足,使治疗成为临床处理的难题,特别是院内感染,耐药菌株的感染使病死率大幅增加。目前临床常见的重要耐药革兰阳性菌有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球菌(PRSP)和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VRE)。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包括合理应用的情况下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与抗生素的滥用造成的不良反应。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在医学上,他们被称为“药源性致死”。也就是说,他们不是病死的,而是吃药吃死的。这当中40%死于抗生素的滥用,中国三分之一的残疾人属于听力残疾,而60%到80%的致聋原因与使用抗生素有关。
(1)过敏反应。由于个体差异,任何药物均可引起过敏反应,只是程度上的不同。严重的过敏反应可在短时间内致人死亡。易引起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的药物主要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类、四环素类、氯霉素、洁霉素、磺胺类等抗生素。
(2)肝损害。通过直接损害或过敏机制导致肝细胞损害或胆汁郁滞的药物主要有四环素、氯霉素、无味红霉素、林可霉素等。
(3)肾损害。大多数抗生素均以原形或代谢物经肾脏排泄,故肾脏最容易受其损害。主要有氨基贰类(庆大毒素等)、磺胺类、头孢菌素类(尤其是第一代)、多粘菌素B、二性霉素B等。
(4)神经系统损害。可表现为头痛、失眠、抑郁、耳鸣、耳聋、头晕以及多发性神经炎,甚至神经肌肉传导阻滞。多见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等,以及新霉素,多粘菌素B等。
(5)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反应。较多见于四环素、红霉素、林可霉素、氯霉素、制霉菌素、灰黄霉素、新霉素、头孢氨苯等。
(6)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主要见于氯霉素、抗肿瘤抗生素(阿霉素等)、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7)二重感染。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由于体内敏感细菌被抑制,而未被抑制的细菌以及真菌即趁机大量繁殖,引起菌群失调而致病,以老年人、幼儿、体弱及合并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为多见。以白色念珠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口腔、呼吸道感染以及败血症最为常见。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在被称为抗生素“黄金时代”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世界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约为700万,而这一数字到了1999年上升到2000万。美国1982年至1992年间死于传染性疾病的人数上升了40%,死于败血症的人数上升了89%。造成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耐药菌带来的用药困难。上世纪二十年代,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链球菌。而到了九十年代,产生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肠球菌,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真菌等多种耐药菌。大量耐药菌的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导致病菌感染的机会越来越多,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费用越来越高。如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无效。绿脓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氏菌对西力欣、复达欣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2%~100%。
滥用抗生素第一次用药可以把细菌杀死,第二次细菌可能只受一点损伤,以后再用药就基本不管用了,这就是耐药性。所以,治疗一开始就选择高档、先进的抗生素,结果就是细菌们对抗生素越来越有“抵抗力”。从细菌的耐药发展史可以看出,医学工作者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的时间,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
毒副作用残害儿童器官
由于儿童身体内的各种器官发育不成熟,而抗生素本身的毒副作用和杀灭人体正常菌群的危害性,很容易残害或者潜在地残害儿童的身体器官,例如许多抗生素都是通过肝脏代谢的,滥用抗生素就容易造成肝脏功能的损害,又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容易造成儿童的耳聋和肾损害;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等对儿童软骨有潜在损害;氯霉素则可导致骨髓抑制和儿童灰色综合征。对儿童滥用抗生素,最恶劣的影响是造成儿童体内正常菌群的破坏,降低儿童机体抵抗力,进而引起二重感染。
农业用抗生素的危害
在农业中使用的抗生素种类已经囊括了人类自身使用的全部抗生素。饲养动物使用抗生素,可以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这些耐药菌又通过食物或动物与人的接触,传播给了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土壤和农田地下水中的细菌从来自猪的肠道菌里获得了耐受四环素的耐药基因。耐药基因长期存在于土壤和水生细菌中,而且可能传播到那些毒性很强的细菌身上。如果人饮用这样的水,毒性很强的耐药细菌也会传播给人。而人类消费排泄的废物污染环境和食物链,自然环境中的细菌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大量抗生素,由此产生了耐药性,导致抗生素的耐药基得以蔓延:细菌耐药性扩散的链条由此形成。大量抗生素被生产出来,并不都是用在了人类身上。动物与人一起使用抗生素,因为使用抗生素可以使它们生长更快,商家生产产品更多,获利更多。近年来,发达国家意识到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危害性,从1996年开始立法禁止在动物饲料中使用抗生素。但欧盟的科学家披露,即使如此,美国生产的抗生素还是约有70%用来饲养动物。我国仅喹诺酮这一种抗生素就有一半用于养殖业。这导致中国地区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的耐药性已达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