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运动!
为什么说糖尿病患者运动,应尽量选择中低强度的运动,即达到适度出汗、肌肉有略微酸胀的感觉,这是对治疗有效的运动量?
糖尿病患者运动注意啥?
1.做有氧运动(吸入的氧气满足运动时身体氧化的需要),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心率=170-年龄为宜(例如:60岁,心率=170-60=110次/分)。但有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者,不适合此公式,这些人要量力而行,以不出现心慌、心绞痛、呼吸困难、全身不适为标准。
2.做全身性运动,如散步、慢跑、做操、打太极拳、太极剑、跳舞、扭秧歌,使全身得到锻炼。家务劳动常是以局部运动为主,不能代替全身运动。
3.预防足部损伤,穿有弹性、底稍厚、鞋帮不软不硬的鞋,如运动鞋。要经常检查鞋中是否有异物,及时清理以防受到伤害。
4.不要空腹运动,防止低血糖,最好三餐后都要运动,至少于早餐后、晚餐后运动。
5.足部或其他部位受到小伤要及时处理或到医院治疗,不要觉得“没什么”,不要等待,幻想自愈,往往因此酿成大祸,导致严重感染、坏疽、截肢。
6.运动时携带血糖仪、血糖试纸、糖类食物、求助卡。以便及时测血糖、捕捉低血糖的瞬间,及时自救,及时寻求别人的帮助。
运动需要消耗能量。
空腹时运动所需能量的供给主要来自脂肪,也就是分解脂肪产生能量,与此同时也释放出酮体。
剧烈运动很可能出现分解脂肪产生的能量不足以满足运动的需要,此时就会有低血糖和酮症发生的可能。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的调节能力有障碍,运动时肝脏中糖元的异生,也会出现血糖的升高。所以很多人剧烈运动后检测空腹血糖是较晨起时升高的。
所以,糖尿病患者运动要有时有度。一般选择中低强度的运动,达到微微出汗即可。不要拘泥于规则,要根据个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