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陈可冀剖析"中药为何频发安全事件"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据报道,最近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关于暂停使用和审批鱼腥草等7个注射液的决定,以及不久前英国药物安全机构检测称,复方芦荟胶囊被发现汞含量超标11.7万倍,引发了人们对中药安全性问题的疑虑。中西医结合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在昨日召开的广东科协论坛上,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中药为何频发安全事件?不要怪国外的监测苛刻,而是我们自己丢了老祖宗的传统!”

鱼腥草仅是"冰山一角"

现行中药注射剂研发审批标准过松

针对鱼腥草注射液被“叫停”事件,陈可冀指出,这仅仅是中药注射液问题的冰山一角,许多中药注射液都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和口服不同,中药注射剂是将中药原料药经比较简单的工艺提取分离后,注入人体静脉血管内,显然存在相当大的风险。而且这些中药注射剂其所含原料成分过于繁杂,质量很难监控,易影响了疗效和安全性。

除此之外,我国有关标准不够严格,也是导致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他介绍,我国现有的中药注射剂研发标准规定,其注射剂所含有效物质不低于总固体的70%(静脉内使用的不低于80%)即可达到审批标准;这与国际上(包括我国)生物制剂的注射剂要求有效纯度必须达98%,且另有2%非有效成分或杂质也须弄明白是何成分相比,其标准显然相去甚远。

“不能把祖宗的东西丢了”

现行中药药典18.3%无详细说明,无副作用说明

有人提出近年来中药安全事件频发,是外国限制中医药发展,对中药检测过于苛刻造成的。但陈可冀认为,英、美等国的做法体现的是他们对药物的谨慎态度,无可指责。

“对比外国严查中药副作用,我们自身有更多需要反省的地方!”陈可冀介绍说,我国的现行中药药典中,有18.3%没有详细说明,也没有副作用说明。

陈可冀说:“其实中国传统中医药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历来重视药物不良反应问题!有所谓‘是药三分毒’之说,《神农本草经》对所载述的365种药物根据药效和毒性分为上、中、下三品。我们不能把老祖宗的东西丢了!”

建议

应早日建立“中国标准”

中药如何解决安全难题,真正走向世界?在陈可冀看来,“除了我们自己要把好质量关外,更迫在眉睫的是我们要制定出中医中药的标准,如果让外国人来制定中药的标准,这是很可笑的,中药有很多原理的确让外国人很难理解,但我们必须把握自己的主动权,市场无情,我们就要自行改变。有了相应的标准,我们就不怕别人查。在中医没有建立自己的标准体系之前,不可能要求别人接受我们。”

来源:新闻晨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