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冰架坍塌后 海洋新物种纷纷“浮出水面”

2月25日,来自14个国家的南极科考队公布了他们在南极新发现的生物物种,图为此次公布的一种甲壳类动物(摄于2006年12月21日)。

2月25日,来自14个国家的南极科考队公布了他们在南极新发现的生物物种,图为此次公布的一种甲壳类动物(摄于2006年12月21日)。新华社/法新
来自14个国家的南极科考队25日公布了一项科考成果。他们发现,由于南极两大冰架的坍塌,原本被冰架覆盖的一个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的海床显露出来,科学家们得以发现许多之前不为人知的生物物种。这支名为“海洋生物普查”的南极科考队伍由来自14个国家的52名科学家组成,考察工作历时10星期。
海床上的植物群和动物群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科考队伍已经采集了1000多种海洋生物标本,其中有至少15种是之前从未发现过的新物种。科学家介绍说,这些新物种均为甲壳类动物,有一种外形像虾的甲壳动物身体长度达到10厘米。
另外,科学家还在这片海床发现了被疑为新物种的4种刺细胞类动物,其中包括一种寄居在蜗牛壳上的海洋生物,蜗牛带动它行动,同时这种刺细胞生物也可以对蜗牛起到保护作用。(刘莉莉)

凝胶状的海鞘。(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南极章鱼。(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海参向同一个方向一起移动
在被冰架覆盖的、大约220米深的南极浅海海域,科学家发现了大量原本生活在深海的海百合、海参和海胆。
这些动物通常生活在海底2000米的地方,而那里的食物往往比较稀缺。科学家猜测,两座冰架的断裂使浅海区域的食物变得比以往更稀缺,因此这些海百合、海参和海胆才会大量在浅海区域繁殖。
蓝色冰鱼
科学家在这个海域发现了蓝色的冰鱼,它们的背鳍长得像扇子一样。科学家认为,这种变种也许是为了使血液更容易在动物体内流动,并在低温环境下保存能量。
科学家同时还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大群海参在海床上朝同一个方向一起移动。
“多臂”海星
此外,科学家还发现了不少“多臂”海星。海星一般只有5个“手臂”,但科学家在这里却发现了有更多“手臂”的海星,有些还和冰鱼混在一起。
与此同时,许多不同的生物也纷纷来到这片刚刚“重见天日”的海域,其中包括凝胶状的海鞘和玻璃海绵,甚至还有哺乳动物,比如小须鲸。
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了非常密集的海鞘聚居地,这种胶状动物生长速度非常快,它们很明显是在两座冰架断裂后才开始占据这片区域的。
科学家已初步确定15种像小虾的新型片脚类动物以及4种与珊瑚、水母和海葵有关的新型刺细胞。(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