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废弃物炭化能源新技术问世
新华社南京12月18日电(记者孙彬、张好林)一种利用农林废弃物进行炭化制成新能源的新技术在南京问世,并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于近日在南京投产。
据该专利持有人、南京盛泰炭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东平介绍,这项技术是将农作物秸秆、稻壳、树枝、杂草等各种农林废弃物经过炭化炉(专利技术)炭化成炭粉,添加助燃剂和粘合剂制成的蜂窝炭等一系列燃料,具有安全、环保、易燃、热值高、可再生等特点,相等热值的新产品价格只有液化气的1/3,是理想的家用生活燃料和商用能源,产品还可出口。
记者在南京盛泰炭业有限公司看到,工厂里堆满了过去当垃圾或白白烧掉又污染环境的稻壳,工人将这些稻壳放进炭化炉炭化后,就成了乌黑发亮的炭粉,再把这些炭粉经过多道工序加工成蜂窝炭等各种各样的燃料,可广泛应用于生活、工业、环保领域,在国内外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5-20亿吨的稻壳、秸秆、果壳、杂树、杂草等生物质被焚烧、遗弃、腐烂,造成环境污染。
徐东平说,该技术还是一个短平快的致富项目,办一个年产2000吨的炭化厂,只需3万元的设备投资,每年可获利20万元左右,还可提供25个就业岗位,可就地建厂、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生产的蜂窝炭是替代液化气和煤炭的最佳燃料,炭渣还可以做肥料,非常适合在广大农村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