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届“科技活动周”侧记
历时7天的全国首届科技活动周于5月20日圆满结束。经国务院批准,自今年起,每年5月份的第三周,由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联合有关部门在全国开展群众性的“科技活动周”。
今年的活动周以“科技在我身边”为主题,各地组织开展了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企业职工技术竞赛,科技进农村,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实验室向社会开放,大型科普系列展览,中外科技影视展播,科技报告会,以及社区科普宣传、科技游园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神州大地掀起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技知识、提倡科学方法的热潮。
活动丰富多彩
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和要求,组织方在全国各地开展了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企业职工岗位技术创新、科技进农村、公众科技知识传播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初步统计显示,全国各地举行的较大型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就有300多项。
在科技活动周期间,科技部与中宣部、中国科协、中科院、团中央等20多个部门密切合作,承担了近百项较大型的活动。全国有25个省、市、自治区同期开展了相应活动。
在新疆,数万名各族群众参加了在乌鲁木齐人民广场举办的大型科普宣传活动;
在陕西,“当代科技发展趋势”报告会,不仅使千人报告大厅座无虚席,还将连日来举行的科普活动推向了高潮;
在北京,生动活泼的科技游园会、多姿多彩的中外科教影视片展映节、科学家们的科普讲座、大学生们的科普演讲……1700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把京城装点成“科普的海洋”;
在天津,围绕“科技·环境·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天津市开展了环境保护宣传、环境知识普及、环境改善研讨、环境保护联合大行动、崇尚科学反对邪教、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等6项活动;
在江苏,南京月牙湖市民广场摆开的数十个科技咨询、科普展览、专家义诊台前,围满了闻讯而来的小区居民;
在黑龙江,成千上万名大中学校学生踊跃参与丰富多彩的科技发明、学术探讨活动。黑龙江龙塔科技乐园、黑龙江省博物馆、哈尔滨市科学宫等免费对外开放,科技走向社会宣传活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报告会、中小学微机竞赛、农村科技电影展映活动等也陆续举行;
在安徽,举办了青少年科技获奖作品展示,科技大篷车展品、展版展示,“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展览,20世纪科技回顾展。省科技馆、省多普勒气象中心、中国科技大学重点国家实验室免费对外开放,省级学会组织专家开展身边科学知识咨询。
社会反响强烈
来自北京和各地的情况统计表明,我国第一次举办的全国性的科技周活动,从内容到形式,以及全民参与的程度和规模都是盛况空前,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首届“科技活动周”因其群众性和社会性,吸引了各地群众踊跃参加,引起了热烈的社会反响。各项活动中,著名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响应,群众积极参与,尤其是青少年,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团中央、中国科学院、全国少工委发起“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普活动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启动。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赵勇要求各级团组织认真贯彻江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尤其要从青少年抓起的指示,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组织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实践体验活动,为他们学科学、用科学提供服务。
在科技活动周期间,组织部门还开通了“科技活动周”网站,有10万多名网民浏览了主页,并有大量的访问者写下了留言。不但对“科技活动周”的举办表示祝贺,并且提出了“应该多搞一些有利于提高全民科技素质的活动”、“边疆需要科技”等意见和建议。
从各地的反映来看,“科技活动周”的举办,对于激励人们探索求新,自觉抵制各种伪科学的侵袭,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科学技术部徐冠华部长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江总书记给科技活动周的重要指示精神,科技部将在总结这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中宣部、中国科协等部门的协调,按照“精心组织,讲求实效,持之以恒”的要求,不仅要把每年一度的“科技活动周”这一群众性科技盛会办好,而且要把科普、科技宣传作为经常性的工作开展好。同时,将在政策制定、经费投入、各类科技计划的实施等多方面,加大对科普工作的支持力度,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和发扬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风气,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真正成为全面的自觉行动。(任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