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考专家将联合对广西天坑群进行科学考察
新华网北京3月31日电(记者段世文)中国社科院、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美国洞穴基金会和美国牛津大学洞穴俱乐部的科考专家将联合对号称“天坑博物馆”的广西乐业天坑群进行全方位考察。这是记者从今天在此间召开的“广西乐业天坑群国际科考探险座谈会”上了解到的。
据专家介绍,“天坑”是一种喀斯特地形独有的地质景观——喀斯特溶洞,是一种世
界罕见的地质奇观,形成于6500万年前,形如一个巨大的漏斗,具有极高的旅游探险价值和观光价值,在我国首次发现于重庆奉节县。
这个乐业天坑群是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专家和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家在一次考察活动中发现的,位于广西乐业县,占地约20平方公里。初步已发现有大石围、白洞、风岩洞、穿洞等20多个天坑。“天坑”四周皆被刀削似的绝壁所围,形成一个巨大的竖井,底部是人类从未涉足过的几十万平方米的原始森林,并有地下河相通。森林中有大量珍贵的动植物品种。其地下原始森林面积为世界第一,深度位居世界第二,容积居世界第三,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乐业天坑群中最大的大石围天坑,垂直深度613米,南北走向宽420米,东西走向600米。
这次发现的乐业“天坑”群,几乎囊括了各种类型的“天坑”,被专家称为“天坑博物馆”和“世界岩溶圣地”。据科学家的对比研究,“大石围”发现之前,在世界范围内已发现的6个大型漏斗中,我国占了3个。
在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这次会议上,有关方面宣布,中国社科院、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美国洞穴基金会和美国牛津大学洞穴俱乐部的科考专家以及记者将联合组成大约15人的科考队,从4月5日起对天坑群进行为期15天的全方位考察研究。活动组织者并举行了向科考队代表授旗的仪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