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F-22A诱出来!:F-22A进驻冲绳的背后
“把F-22A诱出来!”:F-22A进驻冲绳的背后
2006年底,美国的F-22A已经进入量产,并且具备了初步的作战能力。
客观的说,F-22A对于我国军界和科研单位带来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压力不仅来自于F-22A超群的性能,还来自于我们对于它了解的非常少。这就导致在现有条件下,很难在技术上、战术上找到应对措施。
“把F-22A诱出来!”据说这个想法来自某科研机关,不过分析最终成型的方案应当来自于军方的智库。
在权衡利弊的过程中,相关单位大部分表示赞成:
空军希望可以和F-22A近距离接触,摸索战法、破除对美国优势装备的迷信恐惧心理;
海军希望自F/A-117后,能够再次以F-22A为目标检验老式的长波雷达的有效性和新式雷达的实际效能;
二炮的想法是,既然吹出了要“追着打”的狂言,就要知道F-22A在可能的部署情况,这包括飞机、人员、补给品、耗材等;
科研单位更是希望能够把自己的半成品拿到实际的检验现场;
情报部门认为只要F-22A部署扩散一点,相应的情报收集工作就好做一点。连搞侦听的都说从来没有监听到来自“猛禽”的通话。
方方面面赞同的多,但是也有反对的。反对意见主要集中在F-22A一旦进驻冲绳,将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对于我的各种维护主权行动有很大的牵制、掣肘作用。
意见汇集到高层,高层认为,还是把F-22A诱出来有利:
“就战略层面来说,如果美国把F-22A当成一张王牌,这张牌越早出手对我越有利。”
“技术层面上,既然早晚要面对F-22A的威胁,让同志们早点热热身有好处!”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海空军在多次前出东海,尤其是高调宣传歼十,F-22A被诱出来了。
当初能否诱出F-22A还没有底,于是关于解密歼十有一套方案,尤其是关于歼十击败歼十一的渲染。
SU-27系列在格斗中胜过F-15,这被俄罗斯、印度飞行员证实了。歼十战胜过歼十一是事实,但是把歼十一描绘成毫无还手之力也有点夸张了,隐含的意思就是表达对美国F-15、F-16为代表的三代机的蔑视。
老美那能咽的下这口气,美国空军很快向媒体公布,从2007年1月10日开始,12架F-22A战机将首次部署在美国以外的日本嘉手纳基地。美空军官员表示,这些战斗机将在该区域停留90-120天。实际上目前进驻冲绳的F-22A是10架。
在F-22A进驻冲绳这个问题上,很难说美国人是被“引蛇出洞”,也可以说是美国的“将计就计”。
F-22A很早就有部署关岛的计划,目的就是遥控东亚局势,现在既然中国人给了借口,美国人当然要“得寸进尺”了。
F-22A靠前部署,本身而是对其效能的检验。有报道说飞赴冲绳的F-22A曾经半途折返,原因在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系统时钟错乱引发故障。这则报道有点搞笑的味道,但美国在F-22A第一次长途转场的过程中就发现了故障隐患,这本身就是一个大收获。
美国人并不怕泄密,他们认为“F-22A将统治天空30年!”
一个巴掌拍不响,新一轮的隐形和反隐形的较量在东亚开始了。
在隐形与反隐形的较量中,第一代主角F/A-117已经谢幕了。当初在F/A-117折戟南联盟后,美国迫切的想知道夜鹰在未来的价值,于是进驻韩国。
来自日本煤体的报道说:在韩国驻扎的美军F-117A隐形战机在训练飞行中曾多次单机和双机接近中国山东半岛。这位日本自卫队的军官说:“这一消息是日美高层会晤时美方随行军事官员透露的”,据说去年美军驻扎在韩国的15架F-117A隐形战机进行了多个项目的演练,其中包括接近中国本土以观察中方的反应。消息说:夜间起飞的F-117A隐形战机是沿着朝鲜半岛西海岸向北飞行,飞行过程中多次进入朝鲜领空,进行攻击朝鲜的训练飞行。飞行最远时接近了朝鲜北部的中朝边界附近,然后在海上折返飞回基地。在整个飞行训练期间,有多次的飞行训练中有一架或两架飞机在起飞不久就朝西部海上飞去,这些飞机在接近中国山东半岛后折返飞回,再与从北方返回的飞机汇合后飞回基地。这位军官说:“飞行训练非常顺利,没有遇到任何麻烦”。
实际上当F/A-117接近我国主权线时,局面远非那样平静,据说为了获得数据,我们甚至特别的减少了无关的信号发射。
夜鹰走了,夜鹰的走不仅是因为钱的问题,核心问题在于仅有隐身是不够的。
猛禽来了,同时还伴随着144:0的神话。
诱敌深入还是引火烧身,现在还没有定论。
不过,我坚信只要中国不出内鬼,个把美国“鸟”还是是掀不起大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