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新车泼冷水:对新车价格不必那么敏感 - 戈广安
我给新车泼冷水之一——
对新车价格不必那么敏感
现在的车市真是没法说,就拿新车上市来说吧,以前是炒作车型概念,找个噱头就炒作一番,现在又一窝蜂玩儿起了价格悬念。这不,最近要上市的新车都把价格作为了悬念:不是迟迟不公布价格,就是透露点价格区间让人们猜想,甚至假惺惺的向百姓询价。加上媒体跟风炒作,整个一个价格悬念就能被不亦乐乎地折腾个儿把月甚至两三个月。对于厂家可能是煞费苦心,而在于对于价格很是敏感的消费者,可就是饱受煎熬喽。
小戈认为,对于汽车厂家的价格悬念游戏,消费者完全可以不予理会。我们兜里揣着汽车厂商梦寐以求的人民币,犯不着让他们牵着鼻子走。小戈说这些不是气话,而是有我的道理,不妨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汽车厂商的价格悬念大都有炒作之嫌,目的是拉长战线,让消费多关注几天,当然也给媒体找个经常发稿件的由头。既然是厂商的炒作策略,作为消费者何必为其高了低了的操心呢?
其次,从以往经验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汽车厂家最后公布的价格是高还是低,厂商都会一个论调:我们价格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低了!实际上是那么回事吗?出乎谁的意料?说是出乎消费者的意料,其实不然,而是厂商自己一厢情愿的说法,因为,消费者在价格上与商家永远是矛盾的对立面,不会有“大多数人”认为他卖便宜了。既然厂商定价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我们普通消费者也就没有必要凑热闹了。
再次,在从以往的经验看,只要新车价格出来,其实和同档次竞争对手的价格几乎相差无几,顶多差上个三五千元。所以说,为了这三五千元,我们不值得像厂商那样“斤斤计较”,如果您拿这三五千元很在乎,那么小戈认为您得考虑是否应该买车了。
还有,厂商的新车价格一旦出来,肯定自吹自擂自己的新车性价比“无与伦比”,可是,新车的性能好与坏谁也没有试过谁知道呢?于是,厂商们比“性价比”只有拿配置说事儿,可是,不要忘了,对于价格的衡量涉及的因素很多,可不是算配置的加减法游戏,起码品牌的因素就是衡量性价比的重要因素。退一步说,即使是拼配置,配置能等同于性能吗?难道配置多就等于性能好?对于这个概念,小戈劝说大家含糊不得。首先,厂商宣传的所谓的“性价比”大都是“配置价格比”,而且,配置的质量也分三六九等,同样带天窗,可是质量和性能能一样吗?即使,不要忘了,对于价格的衡量涉及的因素很多,可不是算配置的加减法游戏,起码品牌的因素就是衡量性价比的重要因素。所以说,既然不好弄明白,干脆就不听他们的什么“性价比”,还是用自己心中那杆秤衡量。这里小戈不妨告诉您一个简单的方法:去和其同档次竞争对手中市场保有量最高的车型的价格比较。
对于新车的价格,我还得罗嗦几句,即使新车的价格给人的印象比较低,但是,零部件价格呢?维修保养服务的价格呢?服务能跟上吗?未来残值呢?总之一句话:“全程性价比”如何?看来,我们买车不能只看一时的价格,而且要看一世的价格。过于对新车的价格那么敏感也就没有必要了。
最后,小戈说句朴素的大道理:一分价钱一分货色,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既然我们面对复杂的汽车不好衡量其价格高低,那么,我们又何必去苦苦寻求价格呢?对于价格,没有必要那么敏感!选个适合自己的车子,是最重要的,正如我们去买菜,想吃萝卜就卖萝卜,别管白菜多少钱,因为它们给你带来的效用是不能替代的。(戈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