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弹快艇应该要有系列化的发展
到目前为之,我所知道的导弹快艇好象只有反舰一种类型,但在未来的海战中,我觉得舰对舰(或艇对舰)照面的机会并不多,来自空中或水下的威胁远远的要大于水面,或者说对抗水面舰艇的意义并不占主导,只有在可靠的防空和反潜力量的保证下,反舰快艇才有可能发挥效率。
虽然说隐形导弹艇自身的防御要强一些,但就象隐形飞机一样的,要让它发挥强大的攻击力则必须依赖于可靠的外界预警系统(或者说侦察、被动通信系统),一旦该链条断裂,则只有靠自身的主动搜索雷达,此时它具有的威慑力恐怕还不如普通的导弹艇,顺便说一句,未来战场上如果交手的是有隐身能力的敌人,我们肯定是要先破坏其C4I系统,尽量将对手降低到同一技术层面再交手,在这种情况下,更有可能的是敌我双方的C4I系统均遭到摧毁,在对方三代、四代战机数量优于我们的情况下,我们那几十艘防空、反潜能力有限的驱护舰是禁不起重点打击,也不具备抗饱和攻击,虽然我们也能给对方带来相当的打击,但战争的消耗会很快显现出我们海军发展的不足,以及发展的不平衡(轻视舰空力量的发展),更不要说能作为海上屏障抵挡住对我们沿海城市、要地的袭击了,虽然说我们有一些中短程弹道导弹,但那只是作为最后的报复手段用于核打击运载工具,如用于常规打击则效费比极低,仅具恐怖心理意义。
在可预见的未来,核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要小的多了,为什么呢,就象二战时毒气战并没有大规模用在战场上一样,那是一把双刃剑,毁灭别人时同样会毁灭自己,没有那一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要与敌人同归与尽而发动的,同样等到自己国家被打残了想与敌国一同毁灭时,恐怕又已丧失此能力了。话扯远了,应该说主力战舰很重要,但我们要善于利用它们,要很好的保护它们,替它们分担重任,这就要大力装备各类功能的导弹快艇,既要有反舰的,更要有防空的和反潜的,发展此类快艇方方面面的好处很多,随便列几条,战时反应速度快,应急性好,这道理简单,不然就不叫快艇了;造价低,容易大批量生产,且对生产基地要求不高,这很重要,造船基地全都集中在沿海,那是造太平船,战时还会让你稳稳的造吗?还有快艇的乘员少,消耗低,正常的一艘快艇最多也就五、六十人吧,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全光荣了也比那一艘驱逐舰沉没了在心理上好受八倍;还有就是达到了一定数量就会形成规模优势,现代反舰导弹的威力是惊人的,不管你是驱逐舰、还是导弹艇基本上打中一枚也就差不多了,但我敢打赌它不可能一枚打中两艘导弹艇,而且艇小受弹面积小,命中的几率更少。
当然我说了小艇的这么多优点并不是要忽视它的缺点,但我们可以在研制中尽量改善它,或在使用中尽量的扬长避短,发挥出它的优点,象我们这样的海军力量,在还没有突破第一岛链作战半径的情况下,大量的使用导弹快艇是可以有效的、即时的应付未来的进攻和防御的不足,且可以做到持久作战,完全能承受住消耗。不要老是眼盯着大舰,大有大的难处,小艇你说它功能单一,但这为什么就不是优点呢,最起码它的电磁兼容性好,不会那么复杂,还有一个舰长指挥起来肯定没有三个功能单一的艇长指挥轻松有效的多吧,大舰的战略是远洋征服,而我们现在的战略态势是家门口的垃圾还没清扫干净就想着全球到达,是不是有点好高务远啦,我们的军费是有限的,要把它用在点子上。